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调度会,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坚决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市县纪委监委关于集中整治工作部署的政治任务,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护航教育强县建设的关键举措。此次会议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会、问题剖析会,更是对下一阶段整治工作的动员会、攻坚会。刚才,X传达了中央和省市县纪委监委会议文件精神,X对教育系统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X等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要互相借鉴学习的同时,共同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识再提升,以“刀刃向内”自觉扛牢集中整治政治责任
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必须从政治高度来审视、来推进。
(一)深刻把握集中整治的战略意义。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仍是影响党的执政公信力的“绊脚石”。教育领域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对教育公平、师德师风、校园安全等问题高度关注。近年来,全县教育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但对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整治要求,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彻底、制度执行不严格等短板。个别学校违规征订教辅材料、违规收取校服费,甚至出现虚报冒领学生营养餐补助等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集中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持久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答好的“必答题”。
---此处隐藏3247字,下载后查看---
(一)健全“三项机制”,压实整治责任。一是健全“三级联动”责任机制。县教育局党组统筹抓总,联系学校班子成员包片督导,学校党组织书记一线推进,形成上下贯通的责任链条。二是健全“双查双改”督导机制。对整治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也倒查监督责任;既整改具体问题,也完善制度机制。三是健全“闭环销号”管理机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交办-督办-验收-销号”全流程管理,确保问题清仓见底。
(二)深化“数字赋能”,提升监督质效。一是打造“阳光教育”监管平台。将招生录取、食堂采购、教师招聘等关键环节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全流程线上留痕、实时监控。二是构建教育领域“大数据+政治生态”分析模型。联合县大数据局定期对学校财务数据、信访举报、师德考核等开展智能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厚植“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一是实施“清廉教育”工程。持续巩固清廉学校创建成果,建设一批校园廉洁文化阵地,开展“廉洁从教承诺”“家风助廉”等活动,让崇廉尚洁蔚然成风。二是建立“教育服务满意指数”评价体系。将整治成效、县人大行风评议结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整治成果。
同志们,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让我们以此次调度会为契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打赢集中整治攻坚战,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