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监督网络。党支部高度重视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建设,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支委成员在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形成支部书记负总责、支委成员分工负责、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监督工作格局。同时,结合支部实际,制定了详细的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工作方案,明确了监督目标、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工作步骤,确保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为了实现监督工作的全方位、无死角,党支部构建了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在内部设立纪检委员、廉政监督员等岗位,负责对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在外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设立举报信箱等方式,广泛接受纳税人、缴费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形成了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监督合力。
(二)加强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党支部将廉政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国法和廉政规定,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上半年,共组织廉政教育活动3次,参与人数达120余人次。推进纪律作风建设。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党支部深入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工作纪律松弛、服务态度冷漠、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组织学习、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等环节,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规定,树立良好的税务形象。同时,建立健全纪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行为的监督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和纠正处理。
(三)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开展监督。税收执法监督。税收执法是税务部门的核心工作,也是监督的重点领域。党支部加强对税收执法全过程的监督,重点关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环节,确保税收执法行为合法、公正、透明。通过定期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案卷评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税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防范执法风险。上半年,共开展执法检查6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个。行政管理监督。在行政管理方面,党支部加强对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监督。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的审核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安全;规范人事管理工作,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等环节的监督,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确保采购程序合法、公开、公平、公正。上半年,共对11项政府采购项目进行了监督,对3名干部的选拔任用进行了全程监督。纳税服务监督。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衡量税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党支部加强对纳税服务工作的监督,重点关注办税服务厅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方面。通过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了解纳税人的需求和意见建议,发现并解决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上半年,共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3次,收集纳税人意见建议22条,整改问题22个,纳税人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此处隐藏3877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为了适应监督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党支部将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一方面,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担任纪检委员和廉政监督员,充实监督力量;另一方面,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监督能力。
(二)提升信息化监督水平。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深入挖掘税收征管数据、财务数据等背后的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和问题线索。同时,加强对信息化平台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强化监督成果运用。建立健全监督成果运用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将监督成果与干部的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挂钩,充分发挥监督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四)持续深化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建设。结合税收工作实际,不断完善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形成更加紧密的监督网络。同时,加强对监督工作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和方法,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025年上半年,税务系统党支部在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监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持续深化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建设,为税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