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中有杆秤”,才能“脚下有准星”
镜鉴身边人,警醒自己人。一桩桩鲜活案例,如当头棒喝、如寒夜钟鸣,直击心灵、发人深省。违法违纪之人往往不是不懂规矩,而是心存侥幸、纵欲失守,正因忽视了内心那杆衡量是非的标尺,才逐渐陷入泥淖、无法自拔。我要以案为镜、以训为规,校准思想之舵,筑牢党性之基,自觉将党规党纪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动准绳。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破除路径依赖,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将纪律规矩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方向盘”和“护栏网”。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破惰政之念,始终保持GCD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二、“党性强一寸”,就能“行稳一丈”
党性修养,不是抽象口号,而是衡量干部本色的经验交流。纵观党的发展历程,从延安整风到新征程上的自我革命,作风每前进一步,党性都需深扎一寸。当前,随着学习教育持续深入,我更加意识到,要从思想根源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就必须把党性锤炼贯穿始终。我会用好典型案例这本“活教材”,透视违规收礼、超标接待、会议“留痕”等问题背后折射出的纪律淡漠与宗旨缺失,从中照见自身短板,划清言行“红线”。同时,主动打破思维惰性和习惯路径,到问题集中、任务繁重、矛盾尖锐之处解难题、求突破,用实际行动丈量党性的深度与厚度。
三、“把实事办好”,才能“把好事办实”
---此处隐藏837字,下载后查看---
四、“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
作风之弦,一松就断;纪律之网,一破就垮。纪律规矩不是“软约束”,而是“硬杠杠”,既是“安全带”,更是“高压线”。典型案例反复警醒我们:许多干部从一顿饭、一张卡滑向深渊,根本原因是对纪律缺乏敬畏、对权力心生贪念。我会自觉把纪律挺在前面、把规矩记在心中,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醒、“如临深渊”的敬畏。坚持“小节不小看、小事不小觑”,从细微处着手、从点滴处做起,不断强化“慎独”“慎微”的意识。用一身正气带动一方风气,以一己清廉赢得群众信任,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生态。
五、“肩上有担当”,才能“脚下有力量”
当前改革发展任务千头万绪,党员干部必须拿出“挑担子”“扛责任”的胆识和魄力。担当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敢于斗争、善于攻坚的综合能力。我会继续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把责任担在肩上,把任务落到实处。面对“躺平式”懈怠、“绕弯式”推诿、“漂浮式”作风等现象,我会坚持向我看齐、向我看齐,凡事带头做、难事往前冲。锤炼善作善成的工作本领,在矛盾交织、局势复杂中见招拆招,努力做起而行之的实干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善作善成的答卷人。
警示教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记警钟。学习教育是一场洗礼,也是一次升华。我会始终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警示,将纪律规矩嵌入日常、融入血脉,持续涵养“廉”的作风、“实”的态度、“干”的精神,用一身干净担当、一腔为民热忱,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中写下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无愧于初心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