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2025年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安排,*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成立了以*为组长,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专题调研组。*月份,专题调研组重点到*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委托其他县区开展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和市委工作部署,立足助力乡村振兴大背景,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培育业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造品牌,做强产业,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走好*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乡村旅游已成为*市文旅产业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市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一个新的渠道。

(一)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旅游带。把乡村旅游规划纳入《**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市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等,依托各类旅游资源,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一核两带四片区”文化旅游大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保护提升*等历史文化遗址遗存,建设提升*等杂技艺术展示展演基地,打造*等红色文化旅游示范点,培育*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充分挖掘自然、交通、水利工程等资源优势,形成了亮点纷呈、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带、利用*路交通优势打造的农业观光示范带、借力*快速路兴起的沿路农业生态旅游带、顺延*工程开发的沿线乡村旅游带、借助新*国道便捷的交通条件发展而成的城郊乡村旅游带。

(二)打造特色品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为塑造**市核心文旅品牌,开展*评选工作,多个乡村旅游品牌获评首批*。充分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叫响“多彩黄河”品牌;充分挖掘龙文化资源,叫响“中华第一龙”品牌;充分挖掘杂技文化资源,擦亮“中国杂技之乡”品牌;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擦亮“中原红色之都”品牌。开展*活动,分别以*为主题,打造*条*精品旅游路线,把*市*余处乡村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聚链为带,不断释放乡村旅游消费潜力。近年来,*市积极整合各类资金,共打造、培育、创建各类乡村旅游点*余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家、*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家、*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家、*省休闲观光园区*家、*省特色旅游示范镇*家;A级旅游景区*家(*家分布在乡村)。(三)文旅农旅融合,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新风口,围绕市场消费需求,探索实施“乡村旅游+”新模式,将乡村旅游与文化、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拓展旅游新领域、新业态。擦亮“乡村旅游+龙文化”品牌,以*为主题,将*打造为中华文明探源、溯源目的地,以*为主题打造*度假区,打造**龙文化旅游产业带。培育“乡村旅游+红色文化”新业态,对*等一批爱国主义基地开展综合性提升,不断提升展示水平,叫响“中原红都”品牌。培育“乡村旅游+现代农业”新业态,建成*文化村、*小镇等特色旅游村,建成*两家精品民宿。申报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个、省级休闲观光园区*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镇*家、省级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家。

二、*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处隐藏2248字,下载后查看---

(一)推动产业化发展。对*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排查摸底,制订乡村旅游长远发展规划,科学设计乡村旅游功能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支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其他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乡村实际和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

(二)完善基础设施。坚持以生态文明和乡村旅游和谐共促为发展理念,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源综合治理,着力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快乡村旅游道路、景区交通及停车场建设,改进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切实完善环境卫生、垃圾污水处理、公厕、安全设施和水电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配套服务设施合理开发建设,营造洁净、健康、卫生的旅游环境,让游客吃住放心,娱乐舒心。

(三)重视文化特色。乡村旅游特色在乡村,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要立足乡土、乡情、乡俗、农业、农村、农民,立足当地旅游资源、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要注重突出文化特色,把发展乡村旅游与黄河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根亲文化、孝道文化、石油文化等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出地方特色突出、民俗风情浓郁的乡村旅游品牌,以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发展一批体验式、沉浸式文旅项目,由简单的观光游转为历史文化游、红色体验游、黄河风情游,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使游客得到真正的乡旅体验,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培育专业人才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重点抓好行业管理者、创业带头人、乡村旅游经营者、乡村旅游讲解员等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管理项目、经营服务、创意创新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使其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鼓励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艺术人才投身乡村旅游发展,改善旅游人才结构,开展乡村旅游培训班、民宿管家培训班等,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五)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按照挖掘整理、立体推介、品牌培塑的思路,对乡村旅游线路进行统一组织策划、统一宣传推介,广泛搭建文化旅游交流载体,讲好**故事、展示**形象。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宣传营销活动,加大宣传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