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两个先行”探索绿色低碳共富示范样本——助力全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湖州实践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今年以来,湖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绿色低碳共富的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省委赋予“勇当绿色低碳发展探路者”“走好绿色低碳共富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使命新要求,研究制定了《湖州市绿色低碳共富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得到省委袁家军书记的肯定。该方案聚力打造绿色低碳共富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生态价值转化高地、低碳技术创新高地、绿色智造变革高地、生态富民共享高地、生态文明传播高地等“一区五高地”,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示范样本,努力为全省“两个先行”做出更大贡献。截至目前,湖州市已首创竹林碳汇、数智绿金、碳效码等20余项改革举措,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成功举办。

一、谋划思路

对标202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惠民三大任务实现大跨越,出台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打造形成一批支撑绿色低碳共富的重大试点示范、制度体系和平台载体。通过3年实践探索,奋力实现绿色低碳共富模式成为湖州生态文明实践标签、浙江美丽先行标杆、全国可持续发展标准,推动形成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绿色低碳共富格局,奋力闯出一条具有湖州特色的绿色低碳共富之路,把湖州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的先行标杆、美丽中国的展示窗口和生态文明的国际典范。

——强化协同推进。坚持一体化布局、系统性思维和数字化手段,推进体制机制的重塑,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短期与长期、政府与市场、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做好多重目标下的统筹兼顾,推进“两山”转化、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三者有机融合,努力在绿色低碳共富上探索新路。

——突出改革创新。以“诞生地”和“探路者”的政治使命担当,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普遍性、前沿性、前瞻性课题,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准突破口、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勇于塑造变革,敢闯“无人区”,以有力的举措推动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注重示范引领。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湖州特色优势,精准发力、重点突破,高水平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湖州鲜明辨识度的、开创性首创性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此处隐藏3436字,下载后查看---

湖州的探索实践充分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伟大真理和实践力量,为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要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一以贯之、常抓不懈。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市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阔步前行在绿色低碳共富的道路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因此,唯有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战略定力,久久为功、真抓实干,才能将美好蓝图化为美丽现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行稳致远。

二是要贯彻“用整体的眼光看问题”的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一体治理。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紧密联系,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治理之道是其内在要求。近年来,湖州市始终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环境的综合治理,建立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绿色低碳共富发展理念全面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综合施策、多管齐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协同共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

三是要深化“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湖州市切实扛起“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责任担当,坚持与时俱进、先行先试,以数字化为引领,在全国首创“碳效码”改革,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成立“两山”银行,探索资源转化路径等,创造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唯实惟先,善作善成”既体现了总书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期望,也使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始终保持了领跑全省、引领全国。

四是要锚定“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意识,以人为本、惠民富民。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湖州绿色低碳共富综合改革聚焦群众期盼和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生态产品高质量供给水平、拓宽生态红利多元化共享路径、创新生态服务特色化提供模式,实现了生态惠民、生态富民、生态为民。增进民生福祉是改革发展的目的,也是改革发展的力量之源,助力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