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的当下,违规吃喝问题仍是阻碍党风廉政建设的顽疾。总书记深刻指出:“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而是触碰纪律红线、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侵蚀群众信任根基的大问题。市直机关作为政策执行与服务群众的关键枢纽,更应严守纪律规矩,以清正廉洁之姿推动各项事业前行。今天,借此次研讨会,我围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为大家作一趟党课报告,与同志们深入交流,彻底纠治这一不良风气。
一、认清违规吃喝,深挖政治危害
(一)侵蚀党风政风,破坏政治生态。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违规吃喝犹如政治生态中的毒瘤,肆意侵蚀党风政风。从本质看,它背离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滋生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市直机关,若此风蔓延,党员干部将沉迷于吃喝应酬,无心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下滑,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长此以往,易形成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不良圈子,扭曲选人用人导向,让真抓实干者寒心,溜须拍马者得利,使政治生态乌烟瘴气,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大打折扣,党的执政根基受到威胁。(二)背离宗旨意识,疏远干群关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违规吃喝现象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背道而驰。市直机关承担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本应将精力聚焦民生实事,可违规吃喝让干部将时间与精力耗费在酒桌饭局,忽视群众诉求。公款吃喝浪费财政资金,这些本应用于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资源被无端挥霍,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群众会由此质疑干部的初心与使命,对政府工作产生不满与不信任,使党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被割裂,长此以往,必将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三)滋生腐败风险,损害公共利益。“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违规吃喝往往是腐败的前奏,极易滋生腐败风险。在觥筹交错间,原则与底线被轻易突破。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借吃喝之名,对干部进行“围猎”,干部一旦接受宴请,便可能陷入利益陷阱,在后续工作中为请托人谋取私利,违规审批项目、干预市场秩序、分配资源不公等行为随之而来,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在市直机关,项目审批、资金分配、政策执行等工作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若因违规吃喝引发腐败,将导致资源错配、发展受阻,使公共资源沦为个人谋私工具,造成国家与集体财产损失,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四)扰乱市场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总书记指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违规吃喝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在市直机关与企业交往中,若存在违规吃喝现象,会使正常的政商关系扭曲。一些企业为获取项目、政策支持,被迫参与吃喝应酬,增加经营成本,精力也从提升产品质量、创新发展转移到“攻关”干部上,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违规吃喝催生的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干扰市场资源合理配置,使真正有实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难以脱颖而出,阻碍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此处隐藏2428字,下载后查看---
三、整治违规吃喝,强化行动担当
(一)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一是加强党性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的理论、光荣历史与优良传统,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从思想深处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让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吃喝享乐诱惑,将精力投入工作中。二是开展纪律教育。定期组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纪国法以及机关内部各项纪律规定,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知识测试等形式,让纪律要求入脑入心。同时,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关于违规吃喝典型案例通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培育廉洁文化。在市直机关营造浓厚廉洁文化氛围,通过举办廉洁文化展览、创作廉洁文艺作品、打造廉洁文化长廊等方式,让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树立正确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以廉洁为荣,以违规为耻,从源头上遏制违规吃喝思想滋生。
(二)完善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一是健全公务接待制度。明确公务接待标准、范围、审批流程,严格控制接待经费,杜绝超标准接待、无公函接待等现象。规范接待场所管理,严禁在高档酒店、私人会所等场所进行公务接待。建立接待清单制度,详细记录接待事由、人员、费用等信息,做到全程留痕、可追溯。二是强化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审批监督,严格审核报销凭证,对疑似违规吃喝费用坚决不予报销。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机关财务收支情况,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与责任意识,使其严格按制度办事,对违规报销行为敢于说“不”。三是建立监督举报制度。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邮箱、AAA公众号等举报平台,鼓励干部群众、企业职工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对举报信息严格保密,对查证属实的举报给予奖励,充分调动社会监督积极性。同时,建立举报反馈机制,及时向举报人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增强监督实效。
(三)加强监督执纪,严肃查处问责。一是加大日常监督力度。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对市直机关公务接待、食堂就餐、外出培训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运用大数据手段,分析财务报销数据、税务发票信息等,精准发现违规吃喝线索。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部门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对违规吃喝行为露头就打。二是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发现的违规吃喝问题,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处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党纪政务处分。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形成强大舆论压力,让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三是强化责任追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对本单位出现违规吃喝问题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通过严肃问责,倒逼各级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加强对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防止违规吃喝问题发生。
同志们,违规吃喝整治工作任重道远,关乎市直机关形象与公信力,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从自身做起,强化党性修养,严守纪律规矩,自觉抵制违规吃喝行为。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加强教育引导、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执纪,形成整治合力,坚决刹住违规吃喝歪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