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机关单位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执行主体,其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直接关系到政策的落实、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期,中央对机关单位人员存在的“只挂名、不干事、装样子、走过场、假落实”等不良现象发出高频警示,这不仅是对当前机关作风问题的一次精准把脉,更是对新时代机关队伍建设发出的强烈动员令。清理这些“虚耗”人员,既是优化机关生态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机关作风问题的现状与危害
(一)现状呈现
在机关单位中,部分人员存在“挂名不干事”的现象。他们身居其职,却并无实绩,日常工作敷衍塞责,面对工作任务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有的甚至在项目推进的关键时刻“隐身”,让真正负责落实的同事疲于奔命。还有些人“装样子、走过场”,在会议上高谈阔论、夸夸其谈,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毫无行动。他们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比如在调研中走马观花,只看“门面”和“窗口”,不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在文件处理上,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看似忙碌,实则空转。更有甚者,对上级部署的任务搞“假落实”,表面上积极响应,背后却阳奉阴违,导致政策在执行环节严重变形走样。
(二)危害剖析
---此处隐藏3771字,下载后查看---
五、展望:以作风建设推动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
清理“虚耗”人员只是作风建设的开始,机关单位要以此次行动为契机,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推动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机关人员要以“实干”为本,以“担当”为要,以“创新”为魂,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
“实干”是机关工作的基石。机关人员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各项工作。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项目实施,都要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以钉钉子精神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担当”是机关人员的必备品质。机关工作责任重大,机关人员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不能推诿扯皮,要主动作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关键时刻,要敢于站出来,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创新”是机关工作发展的动力。在新时代,机关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机关人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推动机关工作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同时,要鼓励基层创新,激发机关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为机关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中央对机关单位作风问题的高频发声,为机关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机关单位要以此次清理“虚耗”人员为契机,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机关队伍。通过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监督问责力度、强化思想教育引导以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措施,清除机关作风问题的顽疾,让机关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机关人员要以“实干”“担当”“创新”为指引,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