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开展学习教育是持续推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深学、细查、实改”中不断校准思想、作风和行为偏差,书写学习教育“更”字篇。
学习研讨要“下足深功”,在“细嚼慢咽、善学善思”中校准思想坐标,让理论武装“更有厚度”。总书记指出,“中国GCD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到,此次学习教育对于持续锤炼党性修养,以优良作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务必拿出“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求知态度,解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正确姿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坚持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既要把“必修课”学深学透,也要把“选修课”学好学实,确保从思想深处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的危害,推动作风建设要求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精神之“钙”不断补足、信念之“根”不断固牢。
查摆问题要“严谨细致”,在“刀刃向内、入木三分”中深挖病灶根源,让问题查找“更有精度”。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进作风的突破口。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破除“过关思想”,弄清楚怎么找问题、找什么问题,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用好“上级点、同级帮、下级提、群众评、横向查、自己找”等发现问题的渠道,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调查研究、信访反映等途径,深入细致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既紧盯政治立场、宗旨意识等原则性问题,又不忽视作风效能、纪律规矩等基础性问题,在“刨根问底、追根溯源、解剖麻雀”中把问题找准、原因找深,决不能应付了事或点到为止,要以问题查得精准体现党性,以原因挖得深彰显好作风。
集中整治要“务求实效”,在“立行立改、久久为功”中构建长效机制,让整改落实“更有力度”。“查而不深,如隔靴搔痒;改而不深,似徒劳无功。”问题整改成效直接关系学习教育的成效,必须杜绝纸上谈兵、敷衍作秀,切忌形式整改、数字整改、口号整改。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归零重启”的整改决心,用好“靶向治疗”的精准方略,秉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的理念,针对查摆的问题对号入座、对症下药,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措施。要着眼长远、深谋远虑,对见效快的事项即知即改、立竿见影;对需要长期整治的问题建立台账清单,压实责任,明确时限,步步为营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每个问题都见底清零、每项措施都落地见效。要坚持开门搞教育、抓整改,通过让群众参与监督、成效公示等渠道,让群众当“阅卷人”,把“整治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让“问题清单”变成群众的“满意清单”。
---此处隐藏2426字,下载后查看---
干部作风是人民群众观察评价党风的晴雨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制定并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擦亮了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新征程上,要持之以恒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在立身处世、从政干事中锻造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奋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书写忠诚、展现担当。
“静下心”锤炼党性,抓牢“立身之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激励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员干部要克服浮躁之气,弘扬勤奋之风,筑牢思想之基,自觉做优良作风的忠实传承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锤炼品格,锻造“忠诚之心”。从职业生涯开端就要立身、立业、立言、立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基层锻炼中强化党性修养,在组织历练中净化心性修为,时刻保持正能量,牢固树立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砥砺奋斗,绷紧“节俭之弦”。从工作细节上弘扬简朴之风,厉行勤俭节约,把过“紧日子”作为习惯、变成常态,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把更多资源用于支持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换取群众更加幸福美满的好日子。清廉公正,修炼“廉洁之身”。在服务基层群众中严守廉洁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学入脑”提升素质,抓细“处世之为”。理论学习是广大党员干部健康成长、进步成才的必修课。党员干部要在干中学、学中干,自觉向实践学习,虚心拜人民为师,不断积累知识经验、提高素质能力。勤于学,深化理论武装。要常修常炼,加强学习钻研,养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增长知识才干,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敏于思,提升创新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员干部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进取,善于总结经验方法,修炼好自身“内功”。善于行,增强实践能力。学习之目的在于运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党员干部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对国家大政方针了然于心,服务操作娴熟流畅,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把学习成效更好地运用在担当履职尽责上、落实到全面改革发展中,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在实干中磨砺成长、建功立业。
“俯下身”践行宗旨,抓实“从政之要”。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党员干部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多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多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真心实意帮助老百姓纾困解难。练好“铁脚板”,深入基层调研。党员干部要主动迈开双腿,俯身基层一线察实情。抓好调查研究,获取真实可信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勤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总结,始终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当好“传声筒”,密切干群关系。党员干部是政策文件宣讲和落实的先锋队,也是百姓心声民生问题的收集人。既要把党的声音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让群众听见政策、了解政策,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也要把基层群众的心声反映给党组织,倾听群众呼声、回应基层诉求,真正将党的主张与人民心声相统一。争做“知心人”,主动服务群众。党员干部要主动融入群众,带着真情实感和群众沟通。用心倾听民意,及时收集社情,掌握基层群众的关心关切和急难愁盼,脚踏实地为民服务,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负好责”彰显担当,抓强“干事之力”。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扛”事的真本领,在考验来临时挺身而出,在大战大考中敢打“硬仗”,在急难险重时敢扛“硬活”,在风险矛盾中敢接“硬茬”。培育领导力,把握全局大势。党员干部要真正把讲政治体现到举止言行中、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视野上要开阔,自觉站在推动事业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各项工作。在谋划上要科学,科学处理好务虚与务实、当前与长远、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等辩证关系,切实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力,善于统筹协调。党员干部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处理问题,统筹推进工作开展。要把握轻重缓急,协调整合资源,科学调配力量,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要抓重点带一般,紧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变化,抓住关键,凝聚合力。提升执行力,推动落实见效。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要恪尽职守,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对负责的工作,要高标准、高质量贯彻落实到位,做到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以过硬的作风干出过硬的成绩。要加强沟通,对上争取政策支持和有力指导,对下既压担子又多帮助,推动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以实干之姿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