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强化四个支撑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发展竞争格局。抢抓科技创新机遇并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赢得大国竞争新优势的关键路径选择。2024年11月,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指出,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湖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围绕国家所需、发挥湖北所长,切实强化“先进技术供给、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四个支撑,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重构新的发展模式与增长动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我国重构新的发展模式与增长动力的重大时代课题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从全球创新实践看,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关键支撑,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体现。科技创新以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强劲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产业创新则以广阔应用场景和巨大市场需求牵引科学技术加速更新迭代。

纵观历次工业革命进程,无一不是以技术创新为开端、以催生新的产业为载体,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共振、循环促进的螺旋式上升中,推动生产力“量”的爆发和“质”的飞跃,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发展变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景展示出“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为脉络”的经典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的鲜明主线,“以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生态环保为代表”的深层主线。沿着这三条创新主线,一系列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加速突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创新速度之快、辐射之广、影响之深超乎想象。同时,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化,由“科学”到“技术”到“市场”的演进周期极大缩短、各个环节的边界逐渐模糊,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

---此处隐藏5863字,下载后查看---

重塑创新平台。围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三个主要创新环节,对各类创新平台进行系统重塑。在科技研发环节,重点建设一批协同攻关与开源集成的研发创新平台;在成果转化环节,坚持“政府引导、专业管理、市场运作”原则,重点建设一批技术转移和成果孵化平台,特别是建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及各类专业孵化平台”,建好“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及各层级实验室”;在产业培育环节,秉持现代产业生态园区理念,重点建设以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创新特区”和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代表的“开放特区”,进一步做强创新创业的基础载体。通过重塑高能级创新平台,让创新所需的“土壤”更加肥沃。

营造创新氛围。坚持政府引导、专业机构承办、市场化运作,高水平举办

全球性高端论坛、创新大赛、项目路演、展会展览等活动,大力度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尽职免责”的创新文化,促进形成“人人想创新、事事靠创新、处处有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所需的“空气”更加清新。

强化创新服务。重点是加快推动政府职能从重审批管理向重创新服务转变,持续完善人才保障、金融支撑、产业对接、知识产权运营等服务体系,让创新所需的“水分”更加充沛。特别是要围绕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做引导、债权融资做增信、资本市场募资做培育”三项金融职能定位,加速重构“创投+产投”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改革试点,更加精准有效地为全省各类企业进入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挖掘储备、专业培训、上市辅导与帮助对接”等全流程服务,努力打造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链接海外的科技金融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支撑。

湖北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湖北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