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本土人才培育这个关乎XX县长远发展的核心课题。人才是强县之基、转型之要、活力之源。尤其在县域发展百舸争流的当下,谁能率先构筑人才高地,谁就能掌握制胜未来的关键密钥。本土人才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怀有天然深厚情感,是我们推动振兴最可倚重、最具潜力的宝贵财富。深入挖掘、精心培育、放手使用本土人才,不仅具有战略意义,更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次会议就是要凝聚全县智慧,剖析现状,明确路径,以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进本土人才工作。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识才如炬,深刻领悟本土人才培育的战略价值与时代使命
本土人才是我们发展的“源头活水”。他们熟悉乡情民意,了解资源禀赋,对家乡发展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培育好、使用好本土人才,是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繁荣的关键一招。
(一)立足县情,洞悉人才基石之重根植沃土,情系桑梓是最大优势。本土人才与家乡血脉相连,其奋斗意愿天然强烈,稳定性远高于外部引进人才,是扎根一线、服务基层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乡村的稳定与活力。熟悉地情,精准发力是天然禀赋。长期浸润于本地环境,对产业基础、文化脉络、社情民意了然于胸,能更精准地把握发展痛点与机遇,提出的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和落地性,有效避免“水土不服”。成本集约,持续发展是长远之策。相比高成本引进外部高端人才,系统培育本土人才投入产出效益更优,更符合县域财政实际,且能形成稳定的人才梯队,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
---此处隐藏8160字,下载后查看---
(二)强化保障,夯实“基础桩”支撑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粮草充足”。建立人才发展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整合各类涉人才资金,提高使用效益。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建强工作队伍,锻造“专业力量”。选优配强各级人才工作力量,特别是乡镇(街道)组织委员和具体工作人员。加强人才工作队伍业务培训,提升其政策水平、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支懂人才、爱人才、善于服务人才的专业化队伍。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制度供给”。根据形势发展和实践需要,持续迭代升级人才政策。加强政策评估,及时废止过时政策,优化整合交叉政策,创新推出管用政策。注重政策衔接配套,打好政策“组合拳”,增强系统性、协同性、可操作性。
(三)营造氛围,奏响“大合唱”乐章
加强宣传引导,扩大“人才声量”。宣传部门要精心策划,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我县人才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持续提升XX县人才工作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激发社会参与,汇聚“源头活水”。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大力发展人才猎头、人才测评、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尊重首创精神,鼓励“基层探索”。鼓励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立足实际,在人才发现、培育、评价、激励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提炼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人才工作整体提升。
同志们,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今天的XX县,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本土人才培育工作,关乎当下,利在长远。这是一项需要我们倾注热情、倾注智慧、倾注心血的战略工程。全县上下务必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将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我们要把本土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来珍惜,把人才培育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来推进,把人才优势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来打造。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礼敬人才、服务人才、用好人才,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破除壁垒,形成强大合力。各乡镇(街道)要立足实际,精准施策,把人才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出特色。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人才发展,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让我们以此次座谈会为新的起点,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良的环境,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精心培育本土栋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XX县这片热土上竞相迸发,让一切智慧的源泉在XX县的实践中充分涌流。为奋力谱写XX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