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县政法系统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培训会,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提升全县政法系统应急处突工作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应急处突能力是政法系统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核心本领,是应对各类突发风险挑战的关键支撑。当前,我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社会矛盾多发高发、风险隐患交织叠加的复杂局面。各类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危害性不断增强,对我们政法系统的应急处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我就加强应急处突能力建设,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应急处突“思想根基”
应急处突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才能在行动上有的放矢、应对自如。我们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站在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应急处突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应急处突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一)认清严峻形势,增强忧患意识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我县面临的应急处突形势也不容乐观。从政治安全领域来看,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县的渗透破坏,通过各种手段煽动闹事、制造事端,企图扰乱我县政治稳定大局。从社会稳定领域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利益诉求交织叠加,征地拆迁、涉法涉诉、劳资纠纷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且呈现出组织化、规模化、极端化的趋势。从公共安全领域来看,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夏季的到来,暴雨、洪水、雷电等自然灾害进入高发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应急处突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始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
---此处隐藏8496字,下载后查看---
(二)加强督查考核,确保责任落实
要加强对应急处突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建立“全周期、立体化”督查考核机制。通过"四不两直"实地检查、大数据动态监测、第三方专业评估等方式,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应急处突预案完善度、物资储备情况、实战演练成效等工作开展“穿透式”督查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并实施销号管理。将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在应急处突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通过通报表扬、颁发荣誉证书、绩效奖励等方式树立标杆;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严格按照《中国GCD问责条例》等规定,采取约谈、诫勉、组织调整等措施严肃问责。同时,健全应急处突工作责任倒查机制,对因责任悬空、措施虚浮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启动追责程序,做到一案双查、失责必问,倒逼责任链条闭环落实。
(三)强化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舆论引导是应急处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解危机、稳定社会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建立健全全流程、多层次的舆论引导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信息发布预案,通过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多渠道,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用事实回应公众关切,以专业解读消除公众恐慌。同时,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定期开展新闻通气会,积极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发挥媒体正向传播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需构建“技术监测+人工研判”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24小时动态追踪舆情,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做到“发现即处置”,通过依法打击、权威辟谣等方式,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同志们,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处突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全县政法系统应急处突工作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