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青春有迹奋斗无垠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寒暑推移,时光流转,转眼又到离别季。我代表学校,向所有顺利完成学业、即将奔赴新征程的同学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以及陪伴支持你们的亲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时光不语,青春有迹。几年前,同学们怀揣着无限憧憬,踏入天理校门。这几年,你们拼搏进取,书写了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230名同学推免攻读研究生,管理学院、理学院、环安学院多个宿舍考研集体“上岸”;材料学院博士生王苏同学,坐稳科研“冷板凳”,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7篇入选TOP期刊,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35;聋人工学院硕士生车大爽,自强不息、勇毅前行,荣获各级各类设计竞赛奖40余项,创立手语普法团队,跨专业考取北京联合大学博士;机械学院本科生何梓正,敢闯善创,斩获国创赛、挑战杯国赛银奖等奖项30余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专利授权3项,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李延隆、艺术学院本科生段泽洲、华信软件学院本科生刘扬,始终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需要,在学期间参军入伍、新疆支教,毕业之际继续参加“西部计划”,从校园到军营、从课堂到边疆,毅然选择扎根祖国最需要处;集成电路(卓越)1班,全班平均绩点达3.6,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等志愿服务中展现卓越风采,荣获天津市先进学生集体称号……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天理精神,每个人都是学校的骄傲!

---此处隐藏1208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颗种子是“燧石”,愿你们以创新为刃,做刺破黑暗的追光者。DeepSeek让中国智慧在全球一鸣惊人,在AI可以写论文的时代,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更为重要。经过四十六载淬炼,天理人早已把“求实求新”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同学们在各级各类双创赛事及项目的参与率和获奖率显著提升,涌现出“天开杯”全国一等奖、“国创赛”金奖、银奖,“挑战杯”竞赛特等奖、一等奖等高水平成果。希望同学们积极主动地迎接时代的新变化,大开脑袋上的理工之门,敢于想前人所未想,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气,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创新者的姿态,在各自领域勇立潮头,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中坚力量。

第三颗种子是“麦穗”,愿你们以奋斗为犁,做青春沃土的播种者。同学们,你们人生发展的黄金期与民族复兴的关键期高度契合,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你们手中,第二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将由你们去实现,生逢盛世、使命在肩,唯有奋进有为,方能不负青春。计算机学院杨淑莹教授,多年深耕教学一线,潜心立德树人,聚焦科研攻关,带领团队自主研发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出版高质量教材10余部,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希望大家以“前浪”为榜样,脚踏实地、矢志奋斗,也希望作为“后浪”的你们,能保持求知若渴的初心,常常仰望星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以奋斗姿态与时代同频共振,成就无限精彩的未来。

孩子们,今天以后,你们将以“天理校友”之名奔赴山海,请记住:每一步都是成长,每一程皆是风景。愿你们始终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带着这三颗种子的力量,在人生的征途上奋力前行!

愿此去繁华相送,再遇情谊依旧。母校永远牵挂着、守望着你们,期待你们捷报频传!欢迎常回家看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