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作风建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书记深刻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违规吃喝,看似事小,实则危害巨大,它不仅侵蚀党的肌体健康,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更破坏了党风政风,污染了社会风气。当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的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乡镇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直面百姓,工作千头万绪,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更要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保持清醒头脑,坚守纪律底线,以扎实的作风和清正的形象,为乡镇的发展和稳定贡献力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
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违规吃喝,看似是个人生活小节,实则是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形象的大事,是对党的优良作风的背离,严重损害了党的人格力量。
(一)损害党的形象,削弱群众信任。党的形象是通过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展现出来的。群众往往从身边党员干部的具体行为来评价党。违规吃喝行为,让群众看到的是党员干部的贪图享受、不务正业,这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长此以往,群众会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产生怀疑,进而削弱对党的信任,影响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旦失去群众信任,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的事业将失去最坚实的支撑。
---此处隐藏4628字,下载后查看---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需要我们保持坚定的决心和毅力,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久久为功。
(一)加强思想教育,筑牢廉洁自律防线。一是强化党性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性,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二是加强纪律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纪国法,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让每一位干部都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违规的,违规后将受到怎样的处罚。通过开展纪律教育专题培训、警示教育活动等,增强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三是注重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反对铺张浪费、享乐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制度体系,扎紧权力运行笼子。一是细化制度规定。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经费管理、财务报销等方面的制度,明确接待标准、范围、审批程序等,堵塞制度漏洞,消除模糊地带。例如,对接待的菜品数量、档次、陪餐人数等作出具体规定,防止超标准接待。二是严格制度执行。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三是推进制度创新。结合乡镇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制度建设,如建立公务接待公示制度,将公务接待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违规吃喝线索。(三)加强监督检查,形成有力震慑态势。一是强化日常监督。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行为的监督管理。通过不定期的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公务接待场所、酒店、农家乐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违规吃喝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关注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防止干部在业余时间违规吃喝。二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举报。通过设立举报电话、邮箱、AAA公众号等方式,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对群众举报的线索,要认真核实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保护群众的监督积极性。三是加强部门协同监督。建立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协同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违规吃喝问题的监督检查。例如,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审计部门要加大对财务收支的审计力度,公安部门要配合查处酒驾醉驾等背后可能存在的违规吃喝问题。
(四)严肃执纪问责,保持高压惩治态势。一是加大查处力度。对违规吃喝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坚决破除“法不责众”“下不为例”等错误观念,对违规吃喝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二是强化责任追究。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因监管不力导致违规吃喝问题频发的单位,要严肃问责单位主要负责人,通过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三是及时通报曝光。对查处的违规吃喝典型案例,要及时进行通报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通过公开曝光,让违规者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让其他干部引以为戒,自觉遵守纪律。同时,要对通报曝光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查找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五)树立正确导向,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廉洁奉公的干部。对存在违规吃喝问题的干部,要实行“一票否决”,坚决杜绝“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通过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干部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干事创业。二是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群众谋利益、推动乡镇发展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考核工作的实际成效和群众的满意度,避免单纯以GDP论英雄。鼓励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三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崇尚廉洁、反对腐败的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建设廉政文化阵地等方式,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例如,在乡镇机关、村(社区)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张贴廉政标语等,传播廉洁理念,弘扬清风正气。同志们,违规吃喝问题整治工作,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事关乡镇的和谐稳定。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坚决打好这场整治攻坚战,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