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市长在2025年全市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招商引资量质齐升,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去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实现规模与效益双突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数量与总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显著。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比重较往年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等标志性项目的落地,有效弥补了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缺失,增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在招商策略上,创新推行“链长制”招商模式,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通过绘制“一链一图谱”精准定位产业链薄弱环节,靶向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完整度显著提升。此外,通过举办全球招商大会、行业峰会等高规格活动,成功对接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多项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城市品牌影响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投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全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构建从签约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推动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高铁枢纽工程、国际物流港等百亿级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智能制造产业园更是以创纪录的工期实现从签约到投产,成为“速度”的典范。为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创新实施“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机制,将审批时限大幅压缩至个工作日以内,并针对性解决用地、用能、用工等关键问题,确保项目开工率和竣工率稳居全省前列。这些举措不仅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更强化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处隐藏2659字,下载后查看---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试金石”。全市上下必须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树牢“一盘棋”思想,构建全员招商责任体系。为凝聚全市招商引资合力,需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市级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严格落实每月至少1次外出招商、包保推进2个重大项目的工作要求,通过高层对接撬动优质资源。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要将xx%以上精力投入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亲自谋划产业布局、带队洽谈关键项目;部门负责人需建立首接负责制,全程跟踪审批服务,形成跨层级、跨部门协同机制。实施周调度、月通报、季点评动态管理,对投资额超xx亿元或涉及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项目实行提级调度,由市重大项目专班挂牌督办,确保土地供给、能耗指标等关键要素限期落实。通过责任清单化、进度可视化、考核刚性化,推动形成领导带头、县区主战、部门护航的立体化招商格局。

(二)深化“店小二”服务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标尺,推进政务服务革命性再造。全面升级一网通办系统,将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4小时内办结,试点“证照联办”极简审批模式。创新地等项目保障机制,推行标准地出让、带方案挂牌等举措,实现拿地即开工常态化。依托亲清在线数字平台构建政策精准推送系统,运用大数据比对自动兑现税费减免、技改补贴等政策,确保全年免申即享资金突破5亿元。建立营商环境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工商联开展啄木鸟行动,重点整治审批中介化、验收推诿等xx类问题,实行“一案双查”问责机制。通过构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生态,让企业真切感受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

(三)锤炼干部专业能力,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新时代改革发展任务对干部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构建系统性培养体系。一方面,实施“靶向赋能”计划,围绕数字经济、基层治理等前沿领域开展专题研修,推行“导师制”与“岗位轮训”相结合的模式,强化干部在重大项目、信访维稳等一线岗位的实践历练,建立学习、实践、复盘的能力提升闭环。另一方面,完善三维考核机制,将重点工作完成度、群众满意度、创新突破性纳入绩效评估,实行季度预警管理,对连续考核优秀干部优先晋升并给予专项奖励,对不作为干部采取回炉培训“岗位调整”等约束措施。同步建立容错纠错清单,明确8类可容错情形,为担当者卸下“洗碗效应”包袱。通过能力锻造与制度激励双轮驱动,推动干部队伍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的良性生态。

各位同志,当前发展机遇难得、条件成熟。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聚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大重点,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求突破,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