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定点帮扶经验总结:五帮五促”蹚新路,乡村振兴谱新篇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xx市水利局定点帮扶xx县xx村以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立足村情实际,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以水保示范园建设为抓手,以水美乡村促和美乡村建设为目标,以“三联共建”筑牢战斗堡垒,做优产业强村富民,良法善治提升治理效能,健步走出了一条“五帮五促”精准施策、农旅融合稳定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该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以红桃为主的林果产业有力拉动了农旅深度融合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多层次稳定增收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互促共赢,xx年全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多达xx元,分别高于全市、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和13.5%,在凝心聚力打造全市“水美乡村试验村、成果巩固样板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上迈出坚实步伐,相继荣获xxx示范基地、xxx实验试点单位、xx社会治理示范村、xx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及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提高站位帮,“认识”促“共识”。局党组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选派政治过硬、作风扎实、工作务实的党员后备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明确定点帮扶目标,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帮扶方案,量化激励措施,细化任务落实,局主要领导一月一次到村调研解难题,分管领导一月两次到村促抓推进,工作专班一月三次到村促落实,凝聚形成了市直水利系统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助推乡村振兴,把xx村打造成为水利建设“试验田”、巩固成果“示范点”、乡村振兴“先行村”的共识。

---此处隐藏1872字,下载后查看---

推动了产业多元发展。红桃主导产业形成的叠加放大效应,带动了农业产业的繁荣发展,全村流转土地700亩,栽植桑树500亩,投资60万元年养蚕300张两间蚕室建成并投入运营后,年收入可达40万元;发展以樱桃、草莓等为主的特色水果大棚200亩,年总收入可望突破50万元,有效规避了产业过分单一带来的自然和市场风险,为行稳致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多元产业支撑。

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创业。水美乡村等配套设施的建成运营,擦亮了和美xx底色,为高质量稳定就业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和岗位,不仅做到了全村户户无闲人、人人有活干,而且吸引6名在外务工经商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头兴产业、办实体、搞服务,带动了全村50多名闲散留守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有效弥补了推动乡村振兴人力资源不足的短板,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借鉴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的做法经验,村民流转土地收租金、股份经营赚酬金、园区务工挣薪金、服务收入增现金,一份土地带来了多形式多层次收入,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1年的12266元增加到2022年的15050元,同比增长22.7%,为可持续推进该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帮扶前的xx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不到40万元,通过“五帮五促”,洪涝干旱灾害治理了,村风民风好转了,农旅融合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了,集体和农民收入增加了,有效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一跃达到102万元,为“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依托“321”基层治理平台,大力开展诚、孝、勤、俭、和新民风建设,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全面推行三级网格化管理,用好干部说法说政策、群众说事说心声、大事要事民主协商“两说一商”工作机制,共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各级好人等先进典型35人,用身边人和事教育激励身边人,全面提升了村民的道德素养,近年来全村无一例刑事案件和越级上访发生,凝聚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