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总书记强调,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并明确要求山东“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我们要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和实践导向,积极探索实质性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路径,科学绘就打造促进共同富裕省级范例“设计施工图”,扛起使命担当,久久为功、步步为营,让山东的共同富裕道路更宽、成色更足。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创造社会财富,支撑高品质生活,促进高水平共同富裕;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共享式发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没有捷径,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这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使之贯彻落实到促进共同富裕各领域全过程。

坚定不移持续做大共富“蛋糕”。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着力塑造现代产业、有效需求、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改革开放、绿色低碳、民生福祉、安全发展和舆论宣传新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各地应立足本地实际和资源禀赋,找准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在既定方向方位、跑道赛道上,持续放大特色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技术基础。

坚定不移推动共富增收稳步提升。加大收入结构调整力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推动财产性收入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份额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使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就业优先导向,加快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用活数字经济,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着力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扩容、产业升级与人才资本提升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把缩小“三大差距”作为主攻方向

---此处隐藏2790字,下载后查看---

把新型共富载体建设作为关键抓手

推进共同富裕,在区域、群体、空间、组织等不同层面和维度,需要有平台载体支撑,有具体实在的抓手,形成一批具有引领带动效应的示范点位。

一是抓好一批特色有效载体。各地在实践中创新探索了“强村公司”“共富工坊(公司)”“共富合伙人”等新型共富载体,应当积极推广、全域推进,规范发展、提升能级。按照党建统领、市场逻辑、协调联动的思路,强化抱团、融合和市场的理念,打好“引联帮带促”组合拳,促进群众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奔富”又“带富”。

二是抓好一批数字化平台应用。数字化平台以“小切口”撬动社会“大变革”,是数字化时代推进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力量。加快在数字化场景下打造新型教育共同体、医疗共同体、帮扶共同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等共富载体,落地更多应用场景,推动社会空间数字化、社会服务共享化、社会政策精准化,高效协同、联动解决社会问题。

三是抓好一批多层次、多元化试点示范。统筹推进威海、东营等试点市和12个“揭榜挂帅”先行示范县(市、区)工作。划小共同富裕单元,采取市、县、乡三级联创模式,一体推进共富社区、乡村、片区、风貌线以及共富超市、市集等“共富单元”建设,推动形成多样化、梯度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由点及面、串珠成链,以“风”统“貌”,变“盆景”为“风景”,积极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共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