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机制建设方面。一是责任体系不断完善。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四级责任体系,制定《区工信局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明确12项具体任务和责任部门,通过季度专题会议研判意识形态风险,确保责任到岗到人。二是理论武装不断强化。依托党组会、中心组学习、“学习强国”平台等载体,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学习18次,覆盖党员干部300余人次。重点学习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工业领域实际,组织“新质生产力与产业转型”专题研讨4次,推动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结合。
(二)阵地建设与宣传教育方面。一是宣传阵地不断拓展。新建“工信先锋”AAA,发布政策解读、行业动态、典型案例等内容126篇,阅读量突破5万人次;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制作《工业园区发展》系列短视频8期,覆盖企业员工及群众2.3万人。二是主题活动不断深化。开展“党建引领产业赋能”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惠企政策23场次,覆盖企业负责人及技术骨干800余人;联合区总工会举办“工匠精神进企业”巡回宣讲,邀请劳模工匠分享创新经验,激发企业职工干事创业热情。
(三)舆论引导与风险防控方面。一是加强舆情监测与处置。建立“人工+智能”舆情监测机制,依托第三方平台实时抓取涉工信领域网络信息,上半年共监测舆情事件42起,其中涉企业改革、安全生产等敏感舆情8起,均于24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有效遏制谣言扩散。二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针对工业园区企业职工思想动态,开展专项调研2次,收集职工诉求56条,协调解决劳动纠纷、技能培训等问题32项;联合区应急管理局、消防大队等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覆盖企业78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58处。
二、存在问题与风险挑战
---此处隐藏1421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责任落实与考核。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科室年度考核,权重提升至15%,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责任落实不力的科室进行约谈整改。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设立意识形态工作联络员,开展“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年底前评选10家典型企业并给予政策倾斜。
(二)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一是打造“云端课堂”。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开发“工信微课”小程序,上线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等课程50门,目标覆盖企业职工1万人次;开展“青年说产业梦”短视频大赛,鼓励职工用新媒体表达奋斗故事。二是深化“一线工作法”。组建“党员先锋队”,每月深入企业开展“政策上门、服务上门、思想上门”活动,重点解决职工关心的技能提升、子女教育等问题。
(三)提升舆情应对能力。一是构建“1+N”舆情处置体系。成立局舆情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公安、网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制定《涉企舆情分级响应预案》,明确不同级别舆情的处置流程和时限要求。二是开展实战化演练。每季度组织1次舆情模拟演练,重点模拟环保整改、劳资纠纷等场景,提升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舆情应对案例库,收录典型案例20个供学习参考。
(四)深化网络空间治理。一是加强平台监管。对辖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排查数据安全、内容合规等问题;建立“黑名单”制度,依托公安对违规发布涉企虚假信息的账号,进行封禁。二是培育网络正能量。联合企业工会开展“最美产业工人”网络评选活动,挖掘一线职工先进事迹;在AAA开设“企业故事”专栏,每月推送2篇企业创新案例。
2025年上半年,我局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责任落实不均衡、宣传形式单一等问题仍需改进。下半年,局党组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思想引领、阵地建设、风险防控”三大任务,通过创新宣传方式、完善考核机制、深化网络治理等措施,推动意识形态工作提质增效,为区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