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党建工作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基本情况

Xx市位于xx省东部,xx是个农业比重较大的市份,全市国土总面积为xx万平方公里,xx年末总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xx%。辖xx个县(市、区),xx个乡(镇),xx个村,有农民党员xx名。近年来,xx市发展活力有效释放,深入推进绿色GFR产业改革、农村人居环境“x+N”长效管护机制、“放管服”改革、智慧医疗改革、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等x项改革,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改革工作先进市。这里魅力无限,是一片生机勃发的土地。一个充满激情的新xx、一个奋力跨越的新xx、一个发展和未来都给人无限想象力的新xx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按照省委统一部署,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与进俱进,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为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二、主要做法一是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强化。一类乡、村党组织比重明显上升。x年底,全市一类党委x个,占x%,二类乡镇党委x个,占x%,分别比x年上升x和下降x个百分点;一类村党支部x个,占x%,比x年上升x个百分点。问卷调查中,有x%的党员群众反映村党支部发挥作用好。乡村两级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x年,全市乡镇党委书记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x%,平均年龄x岁,分别比x年上升x个百分点和下降x岁;村“两委”干部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x%,平均年龄x岁,分别比x年上升x个百分点和下降x岁。乡镇党委和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化。乡村基层组织普遍建立了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乡村两级党组织调控、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农村党员队伍不断扩大。x年全市有x名农民申请入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名,发展新党员x名,分别比x年增长x%、x%和x%。

---此处隐藏2345字,下载后查看---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村干部自身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为基层干部队伍文化层次偏低,知识结构单一,市场意识不强,实用技术缺乏,党建业务不熟。目前,全市乡镇干部中专以下(含中专)文化程度的还有x%,其中x%的乡镇干部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村干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x%,其中,村书记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占总数的x%、x%。在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干部中,大多是学农学专业的,学经济、法律、工商等专业的相对偏少;有不少干部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传统思维方式上,对村党支部建设“五个好”的目标任务不明确,在发展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化解农村复杂矛盾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对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方法不多。

二是农村党员质量难保证。一是情况本身难掌握,不慎重容易出现把关不严,发展的人员质量不高,甚至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唯钱论,“重钱轻德”,认为在外发展好即可,对其道德品质、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群众公认等方面要求放松;三是流入地配合不够,不出具现实表现鉴定,有的因无固定单位,流动性大难无单位出具有关情况。同时,发展外出人员数量上也难达标,与外出人员比例严重失衡。

三是村级经济底子薄。部分村因集体土地、山林都承包到户,中心镇村土地被大量征收,可用资源十分稀少。大部分村集体“家底”单薄,“存款”基本没有,据统计,目前,全市还有xx个村存在负债问题,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比xx%,负债额从x元到x万元不等,总负债达x多万元,平均每个村负债x万元,导致发展集体经济困难重重、底气不足。

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基础弱化。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导致宣传动员群众难度大农村的劳动力逐渐老龄化、幼龄化,导致乡村发展主体严重缺失,也直接削弱了治理主体参与空心化治理的能动力。同时,“空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式主义倾向,有的觉得人口流失,剩下的“老、幼、病、残、妇”无需管理,不作为;有的有所作为但是党建活动的内容脱离群众、脱离生活实际、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种种行为,降低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使得“空心化”后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的群众基础弱化。乡土文化底蕴逐渐褪色,空心化老龄化加速乡土文化与古村古建的割裂,村民或因年迈体力不济渐渐老去,或因村子衰落而外出发展,在传统延续上产生“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