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深入贯彻总书记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深刻领会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深刻领会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切实增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今天,就以“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主题,给大家上一堂专题党课。

一、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感悟新时代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党中央就在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鲜明宣示我党推进作风建设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释放了“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强烈信号。

(一)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百年传承。中国GCD百年奋斗历史深刻昭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巨轮,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中国GCD始终以优良作风引领社会风尚,以作风建设凝聚民心。中国GCD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征程中,始终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以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成为中国GCD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站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以中央八项规定开启作风建设新篇章,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治理“会所中的歪风”,从刹住“车轮上的腐败”到破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从紧盯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持续用力,到聚焦隐形变异新问题开展靶向施治……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彰显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二)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党风建设好,能为人民群众带来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也能促进国家事业的发展,从而引导民风积极向上。反之,若是党风建设不好,也会给民风带来不良影响,从而滞缓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加强党风建设,要敢于刀刃向内,直面党内的存在的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破解,推动党风、社会好转,建设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社会生态。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积极弘扬务实担当、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尚。党员干部要坚持零容忍,严肃纠“四风”树新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以优良党风带动社会民风自我净化。党风凝聚民风。正所谓“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作风关乎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的联系,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风聚民风关键要扣紧党群关系这一纽带,以示范引领凝聚社会崇德向善、实干担当的强大合力,共同书写新时代美好中国画卷。

---此处隐藏3360字,下载后查看---

从八项规定出台之初的徙木立信,到如今成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深层次、长远性的。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必须坚持动真碰硬、久久为功。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一)抓常治本涵养正气。总书记指出:“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党员干部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做到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在新征程上永葆GCD人的政治本色。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定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需求诉求,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要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接受思想洗礼。

(二)抓细落小善作善成。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生死存亡。抓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党员干部要时刻注意细节,从小事抓起,从细微处做起,培养好的作风,杜绝坏的风气。要从具体问题、具体事项抓起,以“小切口”推动“大转变”。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真问题”、“老大难”问题和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难题,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建立领导干部包办制度、民生实事承诺践诺制度,落实好“首问负责制”、“好差评”机制等,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精神,将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干部的“履职清单”,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检验作风建设成果,以优良作风凝聚起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三)抓长立制久久为功。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把作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作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成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问责追责等挂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改进作风,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党外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问效,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加强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我们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锤一锤钉牢钉子,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