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机关全体党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深化自我革命、永葆政治本色、以实干担当筑牢新时代作风建设根基”这一主题,进行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和实践动员。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乎人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机关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第一方阵”,我们的作风形象、精神状态、履职效能,直接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下面,我围绕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认识和思考。
一、深刻领悟政治内涵,从关乎党运国脉的战略高度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加强作风建设,绝非简单的行为规范问题,而是具有深远政治意义、关乎党长期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任务。一是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本质上是严肃的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理论创新上,更体现在实践行动和作风形象上。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延安整风运动破除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到“进京赶考”前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警醒;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展全面整党整风,到新时代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我们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优良作风赢得民心、凝聚力量的奋斗史。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些顽瘴痼疾,绝非无足轻重的工作方法或生活习惯问题,其本质是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党性原则弱化的外在表现,是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担当出现偏差的折射。例如,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搞选择性执行,表面看是“慢作为”“打折扣”,实质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以“痕迹管理”代替真抓实干,热衷于“包装式”落实,表面看是“工作留痕”,实质是政绩观扭曲错位。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在于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侵蚀着党的执政根基,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其危害,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祛除。二是作风建设是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得以巩固的“压舱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总书记反复告诫:“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和不正之风,如果任凭其蔓延,就会丧失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徙木立信”的决心和“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魄力,以上率下、锲而不舍纠治“四风”,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正是我们党依靠作风建设重新擦亮“人民至上”底色、重塑清朗政治生态、重聚磅礴民心的生动注脚。机关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落实政策的第一线,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公平正义的每一件实事里。三是作风建设是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保障,新时代新征程对作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越是接近宏伟目标,越要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防止“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心态滋生;越是形势复杂严峻,越要警惕“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的风险。总书记深刻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实干,需要优良作风来保障。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是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的“神经中枢”。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关系到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贯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进作风建设,将作风建设深度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履职实践,以优良作风凝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巨轮破浪前行。
二、保持清醒政治头脑,深刻把握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新形势新挑战。经过十余年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得到有力遏制。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病原体”尚未根除,隐形变异潜滋暗长,反弹风险依然存在。同时,新形势新任务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一是“老问题”穿上“新马甲”,隐形变异风险不容低估。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情况看,X年全国查处的违反上级规定问题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总量的XX.X%。这充分说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是当前作风建设的主要矛盾,且呈现出更加隐蔽的特点。一是“躺平式”不作为变相升级。以“程序合规”“风险规避”为幌子,对改革发展中的硬骨头、急难险重任务推诿扯皮、“击鼓传花”;面对群众诉求,消极应付、冷硬横推,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是“包装式”假作为花样翻新。过度依赖“数字化留痕”,把“做了”等同于“做成了”,把“发文开会”等同于“工作落实”,用“精美PPT”“华丽报告”掩盖实际工作的虚浮;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以局部亮点掩盖全局不足。三是“特权式”乱作为转入地下。利用审批权、执法权、资金资源分配权搞“微腐败”“吃拿卡要”,在惠农补贴、养老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雁过拔毛”,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违规接受电子红包、电子礼品卡,转入隐蔽场所吃喝,手段更加隐蔽、手法不断翻新。这些问题披上了“合规”“创新”的外衣,隐蔽性、欺骗性更强,危害性更大,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以“零容忍”态度深挖彻查。二是新挑战伴随新形势,作风建设面临数字时代新课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治理转型,作风建设面临新的考验。一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过度依赖AAA群、政务APP、在线表格进行工作部署、考核检查,要求“即时回复”“随时在线”,导致基层干部沦为“数据奴隶”“打卡机器”,耗费大量精力在“线上留痕”,挤压了深入实际、服务群众的时间。二是“精致的官僚主义”滋生责任推诿。以“规范管理”“风险控制”为名,设置繁琐冗余的办事流程和层层审批环节,将“按程序办事”异化为“用程序推责”,导致效率低下,群众和企业办事“中梗阻”问题依然突出。三是“变异的享乐奢靡”更具迷惑性。利用电子支付、物流快递、虚拟资产等新手段收送礼金礼品;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健身、娱乐活动;在内部食堂、私人会所、“一桌餐”等隐蔽场所违规吃喝。这些新动向提醒我们,作风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深刻把握数字时代特征,创新监督方式,强化技术赋能,提升精准发现、靶向施治的能力,让“四风”问题在新技术、新监督手段下无所遁形。三是对照“第一方阵”要求,机关作风建设仍需向深层次发力。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第一公里”,机关作风建设理当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但对照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机关内部仍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弱项,需警惕“灯下黑”现象。一是政治站位存在温差。对“第一议题”制度学习领会不够深透,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现象,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未能完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服务群众存在落差。习惯于“文来文往”“键对键”沟通,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够;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回应不够及时、不够精准,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情况。三是攻坚克难存在反差。面对改革“深水区”、发展“硬骨头”,缺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和韧劲,存在畏难情绪和“路径依赖”,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有待进一步激发。这些问题的根源,归根结底在于党性锤炼不足、宗旨意识淡化、自我革命精神减弱。必须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决心,坚决予以整改,确保“第一方阵”的成色更足、表率作用更强。
三、弘扬实干担当精神,以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筑牢作风建设根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大力弘扬实干担当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切实筑牢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根基。一是以坚定理想信念铸魂,夯实“想干事”的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根子在思想。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终身必修课。要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载体,持续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当前,尤其要结合深入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好“回头看”,原原本本学习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二是砥砺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常态化开展“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思想大讨论,建立健全“党员政治生日”等制度,引导党员干部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检视自身言行。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根本标准,将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三是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充分利用好机关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等特色党日活动,深入学习焦裕禄同志“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公仆情怀,感悟谷文昌同志“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坚韧意志,体悟黄文秀同志“扎根泥土、心系百姓”的青春担当,从榜样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奋斗的精神、清廉的本色。二是以强化担当精神提能,锤炼“能干事”的过硬本领。担当是作风建设的试金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刻理解“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决反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机关要建立健全“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鼓励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主动认领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等攻坚任务,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明确责任、限定时限,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击鼓传花”等现象。二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推行“沉浸式”“解剖麻雀式”调研,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安排XX天时间深入一线。调研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堵点淤点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力戒“作秀式”“盆景式”调研,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三是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实施“机关干部能力跃升计划”,聚焦新时代新要求,开设“数字治理与数字素养”“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专题培训班。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信访维稳、招商引资、应急处突等吃劲岗位、艰苦复杂环境磨砺锻炼,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有效破解“本领恐慌”“能力赤字”。三是以健全长效机制固本,强化“干成事”的制度保障。制度管根本、管长远。作风建设既要靠思想教育的“软引导”,更要靠制度机制的“硬约束”。一是扎紧织密制度笼子。结合机关实际,对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公务接待、差旅报销、办公用房、公车管理等各方面,列出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的负面清单(如明确XX项常见易发问题的红线)。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设“四风”问题“随手拍”监督举报平台,实现监督信息互联互通、问题线索高效处置、办理结果可追溯可查询。二是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定期专题研究部署作风建设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分管部门的作风问题敢抓敢管、严抓严管。机关纪委要强化专责监督,深化运用“嵌入式”“蹲点式”“体验式”等监督方式,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对隐形变异问题开展“靶向治疗”。三是强化考核激励导向。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作风建设成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在年度综合考核中赋予不低于XX%的权重。坚持“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大力选拔使用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冲得上、拿得下的干部;对“躺平式”“佛系”干部,要敢于亮剑,探索实施“黄橙红”预警管理机制,综合运用提醒、函询、诫勉、组织调整等手段,推动形成“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的鲜明用人导向和干事创业氛围。
同志们,“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也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机关党的建设,必须在作风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让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执行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以作风建设的扎实成效,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