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明显,各种极端气象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xx市气象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探索系统内外联动,创新建立适应xx城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实现临灾、预警、“叫应”的有机融合,确保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叫应精准、响应有效、防范到位。2023年成功抵御xxx极端特大暴雨,2024年有效应对台风xxx和xx场全市性暴雨等重大天气过程,无人员因气象灾害伤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主要做法
市气象局积极探索并创新实施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特别是在“怎么叫”这一关键环节上深耕细作,以“三联促三动”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通过与市三防办、应急、水务、住建以及区、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联学联建联创,探索“三加三到位”工作模式,通过“自动呼叫+信息推送”“七类‘必叫’+覆盖公众”“互动联动+平台共享”机制,实现预警叫应精准到位、预警信息即时到位、防范准备措施到位,确保“叫应”工作机制落实见效,提升全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响应效率。
(一)聚焦重点任务:形成“自动呼叫+信息推送”,预警“叫应”精准到人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瞄准如何让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落地见效,市气象局与市三防办通过联合主题党日多次开展交流研讨,突破业务瓶颈,形成因“需”而联、顺“势”而动的业务机制,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直达基层责任人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预警信息叫应标准,规范叫应方式及预警信息接收责任人。工作机制将各级各部门防灾责任人统一纳入恶劣天气自动呼叫系统及粤政易、应急一键通等信息平台,建立横向到达各有关部门、纵向直达各区、街道的临灾“叫应”联络制度。恶劣天气自动呼叫系统全覆盖开展临灾预警“叫应”,“应急一键通”、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调度群等8个xxx群组,全年全天候提供直达社区防灾责任人的气象预报预警和风险提示信息,“自动呼叫+信息推送”确保气象预警信息能够即时精准“叫应”到各级责任人。
(二)聚焦为民服务:强化“七类‘必叫’+覆盖公众”,预警信息双线并行
---此处隐藏2233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形成了适应xx超大城市临灾预警“叫应”的应急联动机制。在区级未设气象分支机构的情况下,市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吹响“冲锋号”,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广大党员要冲锋在前,持续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铁军作风,建立以预警信号为先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四级防御机制,以“一市一局一台”服务市、区、街道、社区四级防灾部门和2000多万市民。市气象局统一发布精细化气象灾害预警,市、区二级启动应急响应并监督落实,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防灾部门或防灾责任人联动,应急“一键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面向重点区域、重点影响人群对点靶向发布预警信息,临灾预警“叫应”实现“兜底式”呼叫。AAA、微博、抖音“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传播预警信息,政务新媒体和网络平台联动,预警信息无死角直达公众一线,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快速转化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行动力。
三、经验启示
(一)强化三联三动,形成高效协同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三联促三动”党建机制优势,加强与市三防办紧密协作,建立高效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利用各种手段及时精准发送预报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叫应“七类”必叫防汛责任人,确保预报预警信息能够迅速、准确直达基层一线、到户到人,切实做到以雨为令、以汛为令,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叫醒”“叫应”。
(二)紧抓关键环节,提升基层应急响应能力。气象预报预警是灾害性天气风险防控的源头,也是防灾减灾的“前沿哨兵”,紧抓这个关键,通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送达市、区、街道、社区防灾责任人,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防灾减灾效能,各级防灾责任人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防汛应对工作,为防范应对灾害性天气争取更多宝贵的应对和处置时间。
(三)聚焦难点问题,前移基层防灾减灾链条。面对基层气象部门业务人员少,基层气象保障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市气象局党组着力推进防灾重心下移,发挥预警信号在防灾减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基层作为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线,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快速处置。气象部门“叫”与基层防汛责任人“应”的有机衔接,高效联动,形成“叫应”闭环,是守住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核心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