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一条至关重要的经验就是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始终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突破口,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通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不懈纠治“四风”、树立新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向善向好,开创了新时代作风建设新局面。奋进新征程,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着力点,一以贯之深化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实现强国复兴伟大使命的磅礴力量。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行动中的表现,直接体现着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只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作风建设,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作风建设抓得好,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放松了作风建设,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作风建设这个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抓起,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二)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本质上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表现。当前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反映强烈,特别是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深恶痛绝。只有下大气力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通过作风建设,推动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此处隐藏928字,下载后查看---

(三)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作风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各项制度的执行效果。现实中存在的政策执行“中梗阻”、改革措施空转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作风不实。只有以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作保证,才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着力整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通过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创造力,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四)应对风险挑战、赢得战略主动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需要以过硬作风保驾护航。要从政治高度看待作风建设问题,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优良作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特别是要警惕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让新风正气在新征程上不断充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作风保障。

二、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

(一)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发扬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纠治“四风”,有效遏制了许多过去被认为难以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批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社风焕然一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良风气反弹回潮风险犹存,“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显现,形式主义花样翻新,违规吃喝、收受礼品等手段趋于隐蔽化、远程化。“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新征程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情绪,更不能抱有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必须永吹冲锋号,一抓到底。一是要高质量开展学习教育。当前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总书记亲自点题部署的重要工作,是锲而不舍落实八项规定的有力举措。必须高质量推进此项学习教育,聚焦主题、务求实效,不分批次阶段,学查改一体推进,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务必做到学习研讨深入、查摆问题扎实、集中整治严格,确保学出质量、查出力度、改出成效,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坚强作风保障。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纠治。落实规定精神必须紧紧扭住问题不放,敏锐把握时代变化和作风建设的区域性、行业性、阶段性特征,强化精准施策、靶向治疗。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制度机制层面加以规范、系统解决,在“常长”“严实”“深细”上下足功夫,防止问题反复。要寸步不让、保持定力,紧盯重要节点和薄弱环节,严防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要加强典型问题剖析,深挖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的根源,举一反三、探求规律,前瞻性提出治理对策,在坚持与深化中不断巩固拓展成效。三是要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一抓到底。“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决心,时刻对标对表中央要求,紧盯节点、接续推进,保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通过持续努力使遵规守纪化为习惯、形成长效。(二)发挥领导干部改进作风表率作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言行举止是全党的风向标,对全社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总书记指出:“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领导干部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政治生态和民心向背。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其表率作用。一是要自觉增强党性修养。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领导干部必须把锤炼党性、提升觉悟作为终身课题。要把政治修养置于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养分,将学习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作为重要内容,修好GCD人“心学”,切实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二是要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特权是腐蚀党群关系的毒剂,侵蚀制度根基的蚁穴。“四风”问题频发的根源在于一些领导干部“总开关”失灵,特权思想和“官本位”作祟。总书记指出:“特权是最大的不公”,党中央反“四风”、反腐败实质是同特权作斗争。领导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党性宗旨和纪律规矩意识,视谋特权私利为耻辱,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坚决破除“官本位”观念,正确处理公私、义利等关系,做到清白为官、干净做事、老实做人。三是要自觉加强家风建设。领导干部家风绝非私事,事关党的作风形象,深刻影响社风民风。家风好坏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影响党的形象和健康社会风尚塑造。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必须把家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做到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严防“枕边风”成贪腐导火索、严防子女借势牟利、严防身边人“拉下水”,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民风。

(三)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坚持正风肃纪反腐协同推进,是总书记对新时代作风建设路径的系统谋划,是运用系统观念指导作风建设的生动体现。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一起抓...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坚持以严明纪律保障优良党风。纪律严则作风正,作风正则事业兴。严明纪律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锻造铁的队伍、成就伟业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为界定“风”“腐”提供了准绳,划清了权力边界,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护栏和作风建设的基石。敬畏遵守纪律,方能抵御腐蚀、塑造优良党风。当前要狠抓纪律建设常态化,综合发挥纪律的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以铁的纪律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激励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建功新时代。二是要坚持风腐同查同治。风腐交织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突出问题。作风问题与腐败同根同源、互为表里。作风不正滋生腐败,腐败加剧作风问题。只反腐不纠风,腐败土壤难除;只纠风不反腐,作风顽疾难绝。必须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严惩风腐交织问题,深挖共性根源。对顶风违纪者,既要查作风问题,也要深挖腐败线索,从严惩处。着力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阻断风腐转化链条,破解作风顽疾。

(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这体现了我们党深化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方法论指引。当前推进作风建设,必须突出常态化长效化,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一是要抓常,即经常抓、见常态。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要将其摆上位置、融入日常,做到管事管人管作风统一。抓作风亦是心理较量,一阵风式抓法只会助长侥幸心理。唯有经常抓、抓日常,抓早抓小、露头就打,使其成为常态,才能消除观望心态,让清风正气成为常态。要将规矩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精简会议、改进警卫、厉行节约等成为领导干部的日常自觉。二是要抓细,即深入抓、见实招。作风建设重在细节。不正之风常寄生于细微之处,腐败问题多始于小节失守。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善于从细节入手,剖析现象本质,做到治标与治本、当下与长远相结合。既要高压整治“舌尖浪费”、“会所歪风”等老问题,也要严密防治隐形变异“四风”新动向,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要抓长,即持久抓、见长效。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历史与现实证明,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扭住不放、持之以恒。抓一阵松一阵,本身就是坏作风;一曝十寒,不可能有好作风。只有持续发力,才能走出“抓一抓好转、放一放反弹”的怪圈。同时,制度更具根本性。要着力完善制度,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四风”蔓延到哪里、制度就跟进到哪里,以刚性制度和严格执行确保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根治作风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