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课:把作风建设精神贯穿始终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围绕作风建设精神开展专题研讨,这既是一次对作风建设根本遵循的再学习、再对标,更是一次对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路径的再谋划、再部署。作风建设深刻改变了中国,成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将其精神融入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既是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下面,我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从五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以“融入治理”为方向,让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治理体系的“灵魂坐标”

(一)把握政治引领,校准治理方向。作风建设不是简单的“几条禁令”,而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切口”,本质是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的宗旨的政治要求。融入治理体系,首先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其核心要义——把“两个维护”贯穿治理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治理各环节,让群众在治理效能中感受到作风建设的温度;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体现到治理实践中,以优良作风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比如,在基层治理中,有的地方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与解决群众“断头路”“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结合,建立“群众点题、干部解题”机制,既改出了作风新气象,又改出了治理新成效。这启示我们,治理方向对不对,关键看是否把八项规定精神中的政治要求转化为了具体行动。

(二)聚焦系统集成,完善治理框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八项规定精神的融入需要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制度、流程、资源的系统集成。要在制度层面“立破并举”——既修订完善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直接相关制度,又在行政审批、财政预算、基层减负等治理制度中嵌入作风建设要求;在流程层面“提质增效”,比如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时,同步压缩审批环节中的形式主义空间,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资源层面“精准配置”,将有限的财力、物力优先投向民生领域,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浪费资源。我市去年开展的“作风建设融入基层治理试点”,在社区建立“作风监督哨”,将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纳入网格管理,同步整合纪检监督、群众监督、智慧监督力量,形成了“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制度完善”的闭环,治理效能提升30%以上。这说明,系统集成才能让八项规定精神在治理中“落地生根”。

(三)注重价值渗透,厚植治理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制度之治,更是文化之治。八项规定精神蕴含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理念,是治理文化的核心内核。要通过教育引导“铸魂”,将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等历史经验涵养初心;通过实践养成“塑形”,在基层推行“一线工作法”,让干部在走访群众、解决问题中养成务实作风;通过氛围营造“润心”,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中的优良作风故事,打造“作风建设文化长廊”“清廉社区”等载体,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治理价值。记得在调研中,一位老党员说:“现在干部下基层不再是‘走过场’,而是带着‘问题清单’来,带着‘满意清单’回,我们老百姓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这种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正是治理文化浸润的生动体现。

---此处隐藏3979字,下载后查看---

(一)“不敢腐”强震慑,让纪法“带电”。保持惩治“四风”和腐败问题的高压态势,释放“露头就打”的强烈信号。紧盯重要节点,在元旦、春节等假期开展“四风”专项督查,严查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吃喝等问题;紧盯关键少数,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开展专项巡察,防止“特权思想”“特权行为”;紧盯新型腐败,对“影子公司”“期权腐败”等隐形变异问题,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精准监督,让腐败行为无所遁形。去年,全市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XX起,处分XX人,通报典型案例XX批次。这些数据背后,是“不敢腐”的震慑效应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干部意识到“伸手必被捉”。

(二)“不能腐”扎笼子,让制度“生威”。从案件中剖析制度漏洞,推动“查处一案、整改一片、治理一域”。建立“四风”问题分析研判机制,每季度梳理案件特点,向相关部门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督促完善制度;推行“廉洁风险防控”工程,在行政审批、工程建设等领域建立风险清单、责任清单、防控清单,实现风险防控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打造“家风馆”“警示教育基地”,用优良家风、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我市某国企原负责人因违规决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我们在查处案件的同时,推动该企业建立“董事会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完善风控体系,近两年未再发生类似问题。这说明,“不能腐”的关键是让制度真正“管得住现在、跟得上发展、经得起检验”。

(三)“不想腐”筑根基,让初心“铸魂”。加强党性教育,从思想根源上杜绝“四风”滋生的土壤。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活动,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干部重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打造“作风建设现场教学点”,让干部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廉内助”培训、“家风故事分享会”,引导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守门员”。在去年的警示教育大会上,一名违纪干部忏悔时说:“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才会在权力和利益面前迷失自我。”这警示我们,“不想腐”的根本是解决好“总开关”问题,让干部从“要我廉”变成“我要廉”。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治理能力现代化永远在途中。让我们以作风建设精神为指引,把作风建设融入治理体系的各环节、各领域,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刀刃向内”勇气促改革,以“人民至上”情怀优服务,不断开创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局面,为XX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