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之上见人心,细节之间照作风。一顿饭,吃出的是规矩还是任性?一张桌,摆出的是真情还是人情?看似小节的吃喝背后,映射的是党性观念、权力边界和纪律意识。近期,河南信阳、罗山多名干部因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被集中通报,一份通报,两地震动;一张餐桌,砸掉的是形象,撼动的是根基,也再次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向了舆论与监督的聚光灯下。
作风不是细枝末节,而是检验忠诚度的一把尺;八项规定也不是“纸面倡议”,而是动真碰硬的“铁纪硬规”。从“吃吃喝喝”这一老问题切入,反映出“四风”问题的顽固性、隐蔽性,也警示我们:小节不守,终酿大祸;底线一破,必有余震。
结合今天会议研讨主题,围绕如何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治违规吃喝问题,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谈一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一、把稳“思想之舵”,用理想信念筑牢底线(一)学得透、悟得深,才能走得正、行得远
---此处隐藏4335字,下载后查看---
作风问题看似无声,却关乎党心民意的“温度”;八项规定看似简短,却映照着政德政风的“精度”。回顾十余年作风建设历程,我们从“禁令开路”走到了“常态推进”,从“喊口号”迈进了“动真格”,但越是到这个阶段,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越不能让“惯例饭局”“隐性变通”卷土重来。
一个人的作风,映照的是信仰和修养;一群人的作风,决定的是环境和生态。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个体,而是身系组织、心连人民的群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当“看客”“过客”“盲客”,更不能当“失责者”“沉默者”“掩盖者”,必须做铁规铁纪的守护者、清风正气的传播者、从严治党的执行者。
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一道“规定动作”,更是一份“政治答卷”;不是一时之功,更是一生之责。我们要从一顿饭、一张单、一句话、一个念头做起,把“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内化为修身日课,把“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镌刻为行动坐标,做到日常不懈怠、细节不放松、小节不越线,真正把纪律严在日常、把规矩立在心头。
唯有心中有规矩,方能脚下有力量;唯有作风过得硬,才能肩上扛得起。让我们从“吃喝问题”看清作风大局,从“纪律戒尺”守牢人生底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走得更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