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社保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思路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1.抢先机保用工助力开门红。抢抓春节后招工就业“窗口期”,出台2025年稳岗留工政策措施,组织8个招聘组赴河南、贵州、湖北等地开展劳务协作,举办全市层面综合性招聘活动,建立人社“三员”服务企业机制,帮助“两重不停”项目、企业稳岗留工。1—5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2.帮扶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高质量推进就业援助民生实事,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就业援助活动,完善“131”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试点开展“AI+就业”公共智慧帮扶一体化项目,完善《XX市就业见习管理办法》,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1—5月,已累计为XX万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

3.应对形势变化加力援企稳岗。积极应对美加征关税对就业影响,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监测机制,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推进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加快兑现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援企稳岗政策,支持企业组织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方式将职工稳在企业。1—5月,累计为企业减负3.66亿元。4.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启动第五届“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7个专项赛。举办第十六届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已征集参赛项目300余个。一季度,累计扶持创业660人,创业带动就业2142人,开展创业培训661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万元。

(二)人才引育工作成效显著

---此处隐藏2787字,下载后查看---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稳就业保民生,全力夯实共同富裕根基。推进上虞重点群体AI就业帮扶、新昌“挂单奔中”等富民组重点改革任务,做好经验做法、典型案例报送推广。用好用足稳岗返还、税收减免、担保贷款、资金补助等政策工具,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减负稳岗,制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力度,确保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加快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进“浙里就业”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全市市中心镇、重点村全覆盖。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支持体系,修订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亿元,举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等创业活动20场。

(二)聚焦产业人才引育,构建“产才融合”生态体系。持续开展重点城市“一城一产一人文”人才招引主题活动,擦亮“来XX、才尽兴”“留绍圆梦”人才生态品牌,提高引才辨识度。探索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举办全市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系列活动,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业年营收200亿元以上。优化全市博士后工作站布局,做好本年度符合晋升国家级工作站的建站单位指导服务和推荐工作。推进技能型乡村与“共富工坊”融合发展,打造“技能兴村共富链”,选派“技能特派员”50名,全年培育工坊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技能绿卡”就业加速行动,完善政企校紧密联动机制。打造“低空行业技能生态圈”,依托我市低空经济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面向社会治安等行业领域,开展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测绘操控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职业技能培训和认定。实施“国际工匠”培育计划,培育国际认证高技能人才50人以上。

(三)聚焦社保提质扩面,切实筑牢民生保障网。重点围绕全市劳务公司、建筑行业企业、新业态就业人员,精准开展参保扩面工作,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落实到位,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在全市推广城乡居保集体补助,根据村集体经济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以“社保服务进基层促共富”为主题持续开展高质量社保宣传服务。继续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肃落实问题整改,全力追缴基金损失。不断完善社保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守住基金安全底线。

(四)聚焦和谐劳动关系,牢牢守住平安底线。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用工实名制管理制度改革,压实项目主体责任,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支付。集中力量处置、防控政府(国企)项目欠薪问题,牵头组织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预警机制,对重大欠薪隐患实施联合处置工作机制,确保欠薪问题案结事了。持续推进产业链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发布《2025年XX市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及2024年人工成本信息》。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加强用工指导和监督。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导,继续开展劳动争议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保障劳动纠纷的妥善解决。(五)聚焦人社发展改革,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动能。持续迭代升级“类案同裁”和“人力资源大市场”等应用,逐步实现全省推广应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县以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周转池制度,出台《XX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事业人员招录和流动机制,提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落深落细“高效办成一件事”年度重点清单,持续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提升企业群众满足感获得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