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xx万人,常住人口xx万人,人口净流出规模达xx万人,常住人口中,劳动力资源xx万人,占常住人口的xx%;其中,城乡从业人员xx万人(城镇xx万人、农村xx万人),占常住人口的xx%、劳动力资源的xx%。
对人口数据及劳动力资源进行分析,得出:
第一,虽然我区人口呈净流出趋势(2024年人口净流出xx万人),但常住人口中劳动力资源2024年较2022年反而增加了xx万人。主要是人口净流出中的非劳动力资源(18以下、60岁及以上)超过1/5(占比为24.55%)。
第二,全区从业人员近3年基本保持稳定,呈略微上升趋势,与2022年比,2024年从业人员增加xx万人。这也表明人口净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未造成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我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招才引智,吸引区外劳动力资源约x万人。
---此处隐藏3905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完善产业、创业、企业、就业“四业联动”机制,建立“管行业必须管就业、管产业必须管就业”责任体系,压实各行业主管部门促进就业的职能职责,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人社部门主抓、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
(二)大力发展经济,增强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1+2+n”重点产业,创造更多科技含量高、薪资待遇高的岗位,促进更高质量就业。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扩大就业容量,促进更加充分就业。三是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擦亮“龙乡品厨”“盐都护工”特色劳务品牌就业金名片,促进农民工品牌化、组织化转移就业。
(三)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一是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配备就业服务专员,依托V3.0业务系统,推动全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下沉,不断完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三级劳务服务体系。二是推进数字化就业建设。全面推广运用线上零工市场,绘制“就业地图”,实现劳动力资源供需的快速、高效、精准匹配。三是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失业领金人员专项行动,统筹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四是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四)强化企业用工保障。一是抓实用工保障。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提高供需匹配度。二是大规模开展招聘活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职引未来”、就业援助月等大型招聘活动,预计全年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0场以上。三是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促就业作用。培育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促就业系列活动,规范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用工行为。
(五)强化技能培训,着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强行业培训体系建设。紧盯行业发展需求,精准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家政、养老护理、育婴等技能培训。三是强化培训的就业导向。实施“技能强企”行动,建立“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深入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大力培养技能人才。预计2025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8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