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总结2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高位统筹,强化责任传导,筑牢专项整治“责任链”根基。一是xx市委、市政府将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坚持高位推动、统筹谋划。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市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等20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市委常委会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治工作,市委书记亲自审定工作方案,明确将全市12个县区、90余个市直部门及国有企业纳入整治范围。二是制定印发《xx市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细化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6大类18项整治重点,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工作机制,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召开调度会,听取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每季度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3个县区、5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二)广泛宣传,深化思想教育,拧紧党员干部“总开关”意识。一是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专项整治的重要基础,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将违规吃喝相关党纪法规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专题学习120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6.8万人次。开展“清风龙城·廉洁同行”廉政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廉政讲座80余场,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围猎之祸》等警示教育片,用身边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二是充分利用“xx清风”AAA公众号、xx新闻网等新媒体平台,开设“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专栏,发布工作动态、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等信息300余条,阅读量累计突破150万人次。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张贴宣传海报2.3万张,悬挂横幅标语4200余条,营造浓厚整治氛围。同时,通过发送廉政短信、制作公益广告等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违规吃喝行为。

(三)深入排查,全面自查自纠,织密问题线索“过滤网”体系。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组织全市1.1万个单位、15.6万名党员干部对照整治重点,对2018年以来是否存在违规吃喝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制定印发《违规吃喝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指引》,设计涵盖公务接待、商务宴请、内部食堂管理等15个方面的自查表,明确自查内容、标准和要求。二是建立“单位自查+领导班子成员自查+干部个人自查”三级联动机制,实行问题“零报告”承诺制度。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开展自查自纠,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共排查出违规吃喝问题线索426条,涉及金额315.8万元。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已完成整改358个,整改完成率84%,清退违规资金236.5万元。对自查工作敷衍塞责、隐瞒不报的4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8名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四)从严监督,强化执纪问责,高悬正风肃纪“震慑剑”威力。一是坚持“严”的主基调,加强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力度。组建15个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场所开展明察暗访480余次,检查单位1200余家,发现问题线索213条。创新运用大数据监督手段,建立公务消费、税务发票等数据比对模型,筛查异常消费记录6800余条,精准发现违规吃喝问题线索57条。二是紧盯春节、中秋等重要节点,开展“四风”问题专项督查,查处违规吃喝问题18起。强化“室组地”联动,对问题线索实行挂牌督办、提级办理,共立案查处违规吃喝问题82件,党纪政务处分65人,组织处理32人,其中查处县处级干部6人、科级干部28人。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在媒体公开通报等方式,通报典型案例12批次35人,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此处隐藏2385字,下载后查看---

(四)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一些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有的单位公务接待审批程序不规范,存在无公函接待、超标准接待等问题;有的单位财务审核把关不严,对违规吃喝费用报销审核不细,导致一些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整治工作的实际效果。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教育引导,增强思想自觉。持续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将违规吃喝整治要求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系列警示教育活动,用典型案例教育警醒党员干部。创新宣传教育方式,运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微视频、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提高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建立常态化廉政谈话机制,对重点岗位、关键人员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违规吃喝行为。

(二)强化监督检查,提升整治效能。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公务消费、餐饮场所等数据的分析研判,提高问题发现的精准度。持续开展明察暗访、交叉检查、突击检查,紧盯重要节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深挖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督查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监督,织密监督网络。

(三)严肃执纪问责,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对违规吃喝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加大对典型案例的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严格落实“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又倒查相关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违规吃喝问题,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形成强大震慑。

(四)完善制度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制度执行考核评价机制,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考察内容。推动各单位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公务接待、商务宴请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违规吃喝问题发生。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