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授课的题目是:追寻信仰,捍卫信仰,践行信仰。信仰是个大题目,也是个老题目,很容易讲高了、讲空了,没有什么“味道”。一开始自己内心也是没有底,后来干脆在单位做了个小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人的反映是,“讲什么信仰啊,太高大上了吧;信仰是个啥,感觉太虚无缥缈了……”恰恰正是这次调查,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讲信仰这个话题的决心。信仰不会自发产生,需要不断培植、时常滋养。下面,我们开始正式授课。
一、追寻信仰—党的信仰,请鲜明亮出来
信仰,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字眼,是GCD员安身立命的根本,是GCD人的“政治灵魂”,是GCD人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那么,GCD的信仰是什么呢?
信仰的编号——“0001号文物”背后的信仰。每个博物馆都有一件“0001号”文物,比如国家博物馆的“0001号”文物你知道是什么吗?是李大钊的绞刑架。所谓的中国革命,它的开始、它的源头是始于这个绞刑架,没有这场牺牲,换不来我们以后的胜利。
1926年4月,军阀张作霖入关,大肆镇压革命人士,北京陷入白色恐怖。当时李大钊负责中国GCD在北方的全面工作。中央曾通知李大钊等人去武汉成立中央分局。李大钊却断然拒绝:“假如我走了,北京的工作留给谁做?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因为李大钊的留守,北方革命力量得以继续发展。从1926年3月至1927年2月,北京的GCD员由3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甚至在张作霖的大帅府里,也悄悄建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但作为北方革命运动领导人,李大钊被反动军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张作霖将捕杀李大钊等人列为特别紧迫的军事行动。1927年4月28日,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和其他十九位革命者被秘密绞杀。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台,没有犹豫,更没有畏惧,作了人生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随后,他英勇就义,时年38岁。
---此处隐藏6813字,下载后查看---
我相信这些抗日神剧大家有的可能看过,这是什么神剧,我看简直是“低级红”的闹剧!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胜利不是靠着“手撕鬼子”“包子手雷”这些十八般武艺取得的,而是无数革命先辈们靠着信仰不断前赴后继地牺牲斗争换来的。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志愿军第38军113师一夜急行军145华里,双腿赛过敌人的车轮,穿插三所里、阻击龙源里,为扭转朝鲜战局作出重大贡献。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得知消息后,亲笔拟电嘉奖,并欣然写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抗美援朝一名老兵说,“美国鬼子天天老拿那个‘原子弹’在我们头顶上吓唬我们,结果呢,倒是我们志愿军用信仰的‘原子弹’把他们打的屁滚尿流!”一名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军老兵说:“中国军人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姿态,就像殉道者一样,这大概不是因为命令和纪律,一定是源于信仰。”
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史、国史是必修课,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不管敌人的“历史虚无主义”如何变异、“高级黑”“低端红”如何侵蚀,我们只想告诉他们——有我们在,血染的战旗在信仰的长城上定会高高飘扬!
三、践行信仰—党的信仰,请真诚做出来!
《故事里的中国》里面有个片段,李白发完最后一份电报在被捕前,深情地说:“同志们,永别了!新中国,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同志们,李白是1948年12月30日凌晨被捕,离新中国成立还有10个月。他为什么能够看见新中国,是因为他的信仰。信仰的对,更要实践的对,那么我们该如何践行信仰?先让我们看看一段老党员们的信仰。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老百姓心里的“你”应该是什么样子?相信大家看完这几段视频,心情都十分激动,感觉胸膛有一股劲、有一团火。无需我多言,大家都能明白该如何去做。在践行信仰的道路上,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做了什么,在于你为之付出、为之奉献了多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只要平时多干一点、多累一点、多想一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做大事!
同志们,信仰坚定与否在重大考验面前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更多时候却是在平凡的岗位中接受检验。坚定信仰,需要每名党员不断进行深刻、持久地自我思想改造,更需要把信仰追求融入具体的工作实践。这样,信仰才能扎根,信仰才能笃定,信仰才能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