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监委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多维监督,精准亮剑形式主义顽疾

县纪委监委深知,整治形式主义,精准监督是关键。为此,我们聚焦基层痛点、难点问题,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

在日常监督中,我们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定期深入基层一线,围绕文件精简、会议压缩、督查检查考核规范等重点领域,开展“地毯式”排查。通过查阅文件资料、会议记录,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基层减负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检查某镇文件收发情况时,发现存在同一内容文件重复印发、文号混乱等问题,监督检查组当场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其严格落实文件精简要求,提高发文质量。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我们开展专项监督。聚焦乡村振兴、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重点整治在工作中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形式主义问题。在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中,我们发现个别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为迎接上级检查,过度追求形式,在短期内大规模铺设草坪、修建景观设施,却忽视了实际使用效果和群众需求,造成资源浪费。县纪委监委迅速介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并督促整改,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务实推进。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监督渠道,提升监督效能。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设立基层减负举报专区,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形式主义问题线索。群众可通过手机扫码、网络留言等方式,随时举报身边的形式主义问题,实现监督“零距离”。此外,我们还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精准发现异常情况,为监督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如通过对各部门会议召开次数、参会人员范围等数据的分析,发现某部门存在会议频次过高、参会人员“陪会”现象严重的问题,随即对该部门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推动问题整改。

二、显著成效,基层焕发干事创业活力

---此处隐藏2800字,下载后查看---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县纪委监委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巩固和拓展整治成果,构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加大对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聚焦隐形变异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问题线索深挖细查,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并及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制度刚性执行。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担当作为,为敢于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认识。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性,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加强党性修养教育,增强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让干部自觉抵制形式主义。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警示教育、组织研讨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

三是完善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进一步完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对文件会议管理、督查检查考核、基层职责界定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建立制度执行情况评估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加强制度宣传培训,让干部熟悉制度内容,掌握制度要求,提高制度执行力。

四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强基层活力。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重点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机制,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方面向基层倾斜,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县纪委监委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续深化整治行动,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