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来,国有企业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根本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同党中央要求比、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任务形势比,国有企业干部作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政治意识和组织观念有待增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讲条件、打折扣”,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还未根除。有的思想作风不够扎实,习惯于运用老经验老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结构体系更新速度还不够快,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还不够及时有效。有的执行“首问当责制”不到边不到底,“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负责到底”的态度还有待改进,总部机关作风还一定程度存在着问题。有的担当精神仍需进一步厚植,艰苦奋斗精神有所弱化,“过紧日子”思想树得不牢,生活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这些思想和作风,背离党的性质宗旨,背离党中央作风建设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大敌,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全方位加以解决。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风问题关乎企业前途命运,决定改革发展兴衰成败。一流的事业必须依靠一流的作风护航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对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再认识再领会,增强改进工作作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加强和改进作风是党性所系,必须坚定方向、常修常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围绕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改进作风作为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具体行动,坚定政治方向、常修常悟常进,以坚强党性、顽强党风引领工作作风根本好转。
(二)加强和改进作风是群众所盼,必须破立并举、严抓不懈。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领导各项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厚植群众情感,把基层群众的诉求摆在突出位置,及时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基层群众在一个个具体事项的解决中感受到新风正气,不断凝聚起上下同欲、和衷共济的澎湃动力。
---此处隐藏2340字,下载后查看---
三、抓重点求长效,久久为功推动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改进作风任务长期而又艰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要以缰不松手、马不离鞍的坚韧和执着,找准重点、抓住关键,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展现新气象。
(一)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作风攻坚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关键看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各级党组织要压实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坚持“严”的基调,坚持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一以贯之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要严于抓常。要坚持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到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一体推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发挥作用都要体现作风建设具体要求,形成中心工作和作风建设“两手抓、两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集中抓时雷霆万钧、平常时候放任自流。要敏于抓细。对作风问题要保持敏锐性和警惕性,盯紧作风建设各项规定落实情况,坚持露头就打、反复敲打、穷追猛打,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带动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避免大而化之带来“破窗效应”。要善于抓长。国有企业开展作风建设,群众最担心的是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要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巩固发展已经取得的成效,在长期坚持中推动化风成俗。要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固化于机制。在边实践边总结中,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
(二)聚焦重点,靶向纠治。作风问题表现多样、成因复杂,纠治作风必须瞄准靶心、精准发力。要重点抓。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什么问题突出就优先解决什么、什么现象顽固就重拳纠治什么,既集中发力又绵绵用力,紧抓不放推动作风问题改深改实。各级领导班子要发挥“头雁效应”,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层层带动推进作风建设持续向好。要严实抓。坚决克服作风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防止简单把“建台账、编报表、交汇报”当成作风建设的具体行动,坚决杜绝纸面整改、数字整改、虚假整改。对作风整治中可能出现的走过场、搞变通情况要超前研判和制定预案,不给作风问题留下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空间。要系统抓。坚持问题整改、制度约束、文化引领一体发力,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选树标杆典型,强化示范带动,鼓励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抑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系统施治推动作风建设迈向标本兼治。
(三)上下联动、严督实导。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是决策执行的根本保证。作风建设要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就必须进行坚强有力的监督指导。要充实督导力量。纪检组织要发挥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作用,敢抓敢管、真督实导,通过明察暗访、实地调研、专项督导等方式了解改进作风情况,督促指导真改问题、改真问题,使督导过程成为察实情、谋实策、出实效的过程。巡视巡察机构要充分发挥综合监督平台和联系群众纽带优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透过作风现象分析政治本质,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推动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要鲜明督导导向。坚持以改革发展党建成果检验作风建设成效,将重“绩”不重“迹”的导向贯穿作风检查全过程,从履职担当的实效中进行作风画像,避免因检查考核加重基层单位负担。要抓牢抓实重点任务督导。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贯通起来,及时回应解决基层所需所盼,真正以作风攻坚促进发展攻坚。要敢于执纪问责。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落实作风建设要求不上心无所谓,甚至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及时给予约谈提醒、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在执纪问责中立起制度刚性、彰显制度权威,达到处分一个、警示一片、带动一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