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作风建设精神筑牢财经纪律“防火墙”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意义

“廉”,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其本意为堂屋之侧边和物体露出的棱角,引申为人的品行端方不苟、方正刚直。

中国共产D成立以来,始终把拒腐防变、反腐倡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1924年1月,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共产D员在国民DD、政、军担任职务,为防止共产D员腐化蜕变,D中央于1926年8月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为我D历史上第一个惩治贪污腐化分子文件。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随后,中央苏区开展历时两年惩腐肃贪运动。同志指出:“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打不下去,共产D就会失去威望和民心!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D人的天职,谁也阻挡不了!”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D与民族敌人生死搏斗时,也没有放松廉政建设,公开提出建立廉洁抗日民主政府的纲领。1938年8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规定10种严惩行为。解放战争时期,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D:“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D人,他们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打败仗,我们必须要预防这种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革命和建设任务繁重,反腐倡廉形势严峻。1949年11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及各级D纪律检查委员会。1950年夏、秋、冬三季,在全D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整风运动。随后,于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D和国家机关内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其中时任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和天津专区专员张子善被送上断头台。在处决刘、张两人前,面对部分高级干部求情,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1952年4月18日,政务院(国务院前身)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D的八大和八届二中全会提出进行教育和规定制度,在我D廉政建设史上产生深远意义。1978年底,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反腐倡廉也进入拨乱反正、重视法制与民主建设的新历史时期。同志告诫全D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同志也反复强调“治国必先治D,治D务必从严”;同志在D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改进D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此处隐藏4499字,下载后查看---

(三)切实抓好预算执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关键环节。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关系D和国家各项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也直接关系本单位的年度业务工作是否按计划完成;预算执行率高不高,直接体现本部门本单位对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经费的预估能力强不强。从反面来看,每年财政部都会根据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序时进度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会进行约谈。前面讲预算挂钩机制的时候也提到,第二年初,还会根据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情况,按比例扣除当年预算指标。因此,各部门和预算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意义,把预算执行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第二,谁来抓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不是财务部门的事。《预算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各部门、各单位是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负责。为此,要按照“谁编报、谁支出、谁负责、考核谁”的原则组织预算执行。各级D委和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单位预算执行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预算执行负总责,要经常听取预算执行工作汇报,研究审议预算执行调整、结余资金使用等事项;各级财务部门负责推进预算执行工作,每月向领导报告、向业务部门通报预算执行进度,提出加快预算执行和调整的建议;各业务部门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积极主动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按计划执行预算。第三,怎么样做到规范执行?各单位要认真履行预算管理主体责任,指导下级单位严格落实预算管理要求,特别是层级多、单位多的,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培训指导。对于上面提到的预算执行监管和预决算审核等发现的各类问题,要督促下级单位落实整改要求,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提出有效措施。对于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要按规定进行严肃问责。

(四)持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挂钩机制,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要牢固树立绩效意识,认真落实绩效主体责任,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和内部职责分工。对符合条件的新增项目和到期延续实施的重大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和项目资金需求测算或初步匡算。严格绩效目标管理,按照高度关联、重点突出、量化易评的原则设置绩效目标和指标,做好与历史执行数据比对分析,切实提升绩效目标编制质量。做实项目绩效运行监控,及时堵塞漏洞,纠正偏差。全面开展单位自评,积极开展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提升绩效评价质量。加强绩效结果应用,硬化绩效责任约束,根据绩效结果改进管理、完善政策和优化预算安排。积极研究构建分领域、分层次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

(五)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强化纪律意识。强调:“D的作风是D的形象,是观察D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D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D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D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应该说,作风建设是D的建设永恒主题,要把建设事业与建设良好作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体现到弘扬传统、改进作风上。作风建设要落细落小。谈到作风问题,一再强调“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要“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特别是我们转改到地方后,面临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情况,加之原有的各类遗存问题挑战无处不在,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要从细从小处入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作风建设要务实务准。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围绕“以效能为核心、以精准为导向”面对当前情况,从管理的规律要求和工作的运行实践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职责清单、运行流程、执行标准,进行统筹规范、深入研究、搞好上下、内外对接协调,要全局谋划各项建设,切实把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统一纳入整体规划之中,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坚决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同时要瞻前顾后、深谋远虑,按战斗力标准、按原则、按规律搞好规划,防止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作风建设要建标严规。我们要坚持把健全、规范、执行标准作为重要环节,做好“最初一公里”,要加强标准制度建设调研,在对现有标准制度进行梳理清理的基础上,抓紧研究、调整、修订和规范,加快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把健全标准与执行标准作为系统工程来抓,进一步强化标准、法规意识,不断完善标准执行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制度约束,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各项标准落实到位,抓好“最后一公里”。

大家都知道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游客爬累了便会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久歇无久力,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这就告诉我们,惟有始终保持清醒和忧患、定力和勇气,方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乱云飞渡仍从容。树廉之心,知廉之意,行廉之事就会走得坚定,过得充实、美好!

今天就和大家交流这些内容,讲的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