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在全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召开全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和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动员全县上下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务实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集中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集中整治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明确要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严肃对待,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看似是微腐败,实则危害巨大、它直接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动摇群众对党的信任。近年来,尽管我们查处了一批基层蝇贪蚁腐案件,但在民生资金发放、惠民政策落实、集体三资管理等领域,仍然存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突出问题。去年x市信访数据显示,涉及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的举报占比达xx%,其中民生领域问题占xx%。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出击,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二)开展集中整治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基层是党的执政根基,但也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灾区。从近年执纪审查数据看,村(社区)干部、基层站所工作人员违纪违法案件占比高达xx%,主要集中在惠民补贴发放、集体资产处置、征地拆迁补偿等关键领域。这些微腐败如同嗡嗡乱飞的苍蝇,虽然单个案件金额不大,但直接啃食群众获得感,严重污染基层政治生态。x县查处的案例显示,一个村支书通过虚报种粮面积,三年间累计套取补贴资金xx万元,导致真正需要补贴的农户利益受损。开展集中整治,就是要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通过高压震慑让基层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此处隐藏2756字,下载后查看---

(一)压实主体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集中整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责任落实。各乡镇党委、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将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靠前指挥、以上率下,对整治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重大问题亲自督办;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既抓好业务工作,又抓实分管领域的整治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县纪委监委要切实履行监督专责,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常态化督导,对责任空转、推进不力甚至搞虚假整改的,坚决予以问责,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整治工作扎实推进。

(二)强化协同联动,凝聚专项整治强大合力。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协同作战机制。财政部门要聚焦惠民资金使用,审计部门要强化专项审计监督,农业农村部门要规范三资管理流程,民政、教育、卫健等部门要各自把好民生领域监管关口,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建立快速移送机制。政法机关要重拳整治执法司法腐败,组织部门要将整治成效纳入基层党建考核体系,宣传部门要创新运用新媒体矩阵加强政策宣传和案例警示。要建立1+N联席会商制度,由纪委监委牵头,每月召开成员单位协调会,实现信息实时共享、问题协同处置。特别要注重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纪检员等前哨作用,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网络,确保整治触角直抵神经末梢。

(三)健全督导机制,确保整治成效经得起检验。坚持过程管控与结果导向相结合,建立立体化督导体系。县纪委监委要实施三单管理,推行一周一调度掌握进展、半月一通报传导压力、一月一督查推动落实工作机制。组建由“纪检监察干部+行业专家+两代表一委员”构成的专项督查组,采取四查四看工作法,查台账看责任落实、查现场看整改实效、查账目看资金流向、查民意看群众满意度。对真抓实干、成效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并在年度考核中加分;对推进滞后的及时下发提示函、督办单;对搞纸面整改数字整改的严肃追责。要建立整治成效群众评价机制,通过“线上扫码评议+线下入户”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整治成果的金标准,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整治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同志们,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回应群众期盼的实际行动,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谢谢大家!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