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以优良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研讨,既是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我区实现“强区进位”目标的现实需要。结合近期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我谈三点认识和思考,与大家交流。
一、深学细悟,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政治逻辑与实践要求
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十年磨一剑,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特别是2024年岁末,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带头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为新时代作风建设标定了新坐标。结合近期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其一,作风建设是“两个维护”的直接检验。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多次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从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韧,到疫情防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再到防汛救灾“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坚守,党的作风始终与党的使命同频共振。对我们基层干部而言,做到“两个维护”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体现在“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上,体现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上。去年我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时,个别街道存在“重进度、轻质量”倾向,群众反映“墙面刚刷完就脱落”,区委第一时间约谈负责人,倒逼整改标准提升,这正是以作风整改践行“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具体体现。
其二,作风建设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抓手。总书记指出:“形势越严峻,任务越繁重,越需要锤炼过硬作风。”当前,我区正处于“产业转型攻坚期、城市能级跃升期、民生需求升级期”三期叠加阶段,既要破解传统产业升级缓慢、新兴产业培育不足的“双重压力”,又要应对群众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更高期待”。今年一季度,我区营商环境评价中“企业开办”“项目审批”两项指标排名下滑,调研发现,部分部门存在“政策落实中梗阻”“服务意识淡化”问题——有的干部“只说不能办、不说怎么办”,有的“把‘按程序’当‘踢皮球’的借口”。这警示我们:作风松一尺,发展退一丈;只有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破难题、促发展,才能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
---此处隐藏2996字,下载后查看---
(一)聚焦“政治引领”,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重要论述作为“第一议题”,结合主题教育常态化要求,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支部研讨深学、红色教育促学”等方式,推动“作风就是战斗力”理念入脑入心。特别是要结合我区“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典型案例警示会”等专题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比如,选取近年来因作风问题被问责的案例编印《警示录》,组织干部对照检视、举一反三,切实把“严”的主基调转化为“干”的内驱力。
(二)聚焦“民生痛点”,锤炼作风建设的实干担当。坚持“群众的需求在哪里,作风建设就延伸到哪里”。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今年计划新增公共停车位2000个,我将牵头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倒逼住建、城管、街道等部门协同攻坚;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质量不高”问题,推行“群众参与式”监督,邀请业主代表全程参与设计、施工、验收,确保“改到群众心坎上”。同时,深化“一线工作法”,每月至少2次到企业、社区蹲点调研,重点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要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80%以上企业,让干部“多跑网络、少跑马路”,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三)聚焦“制度长效”,强化作风建设的刚性约束。坚持“破立并举”,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一方面,严格执行《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零容忍”,今年要开展“作风效能专项督查”4轮次,对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另一方面,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落实《干部担当作为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对在“城市更新”“招商引资”等一线敢闯敢试的干部“撑腰鼓劲”,今年计划评选“作风标兵”30名,优先提拔使用,树立“实干者得实惠、担当者有舞台”的鲜明导向。
同志们,作风建设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必须赢的持久战。作为“关键少数”,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重整行装再出发”的自觉,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以优良作风护航我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