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责任体系,构筑整治工作“桥头堡”。一是高位推动,精心部署。xx市委将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纳入市委工作重点。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先后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xx次,专题研究部署整治工作,明确要求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为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市长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在政府常务会议上强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督促各级政府部门严格落实整治要求,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制定印发《xx市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xx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等工作;市委组织部将整治工作纳入干部监督管理重要内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监督;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加强对公务接待经费的管理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规报销等问题。三是建立机制,强化督导。建立健全“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工作机制,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调度和通报。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召开工作调度会,听取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每月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进行点名批评;每季度对各单位整治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确保整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筑牢思想防线“防火墙”。一是开展廉政教育,增强纪律意识。将违规吃喝问题相关的党纪法规和典型案例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学习《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党纪法规。通过举办廉政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开展廉政教育活动xx场次,教育党员干部xx人次,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吃喝行为。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治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展情况。在xx日报、xx电视台开设专栏,报道整治工作动态xx篇,曝光典型案例xx起;在政府网站、AAA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整治工作信息xx条,阅读量累计达到xx人次。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整治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整治氛围,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监督意识。三是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监督。在全市范围内公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和举报地址,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建立举报线索快速处置机制,对群众举报的违规吃喝问题线索,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专项整治期间,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xx条,经核查属实xx条,根据线索查处违规吃喝问题xx起,形成了强大的监督震慑力。
(三)深入自查自纠,全面排查问题,织密问题查纠“过滤网”。一是组织全面自查。组织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xx个单位开展自查自纠,要求各单位对照整治重点,全面排查2025年以来本单位及党员干部是否存在违规吃喝问题。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开展自查,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填写《违规吃喝问题自查自纠情况登记表》,如实报告自查发现的问题。截至6月底,全市共xx个单位完成自查,自查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加强督促指导。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xx个督导组,对各单位自查自纠工作进行督促指导。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各单位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同时,建立问题台账,对各单位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对自查自纠工作不认真、走过场,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单位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因自查自纠工作不力,对xx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xx名责任人进行了诫勉谈话。通过严肃责任追究,推动了自查自纠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高悬正风肃纪“达摩克利斯剑”。一是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组成xx个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对各级各部门违规吃喝问题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组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时间节点,紧盯公务接待、内部食堂、培训会议、调研考察等活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公函接待、一函多餐、超标准接待、违规饮酒、将接待费用转嫁下属单位或企业等问题。专项整治期间,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xx次,检查单位xx个,发现问题xx个。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学校、医院等单位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吃喝问题。在国有企业领域,重点检查企业商务招待活动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超标准接待、违规赠送礼品等问题;在金融机构领域,重点检查信贷审批、业务营销等环节是否存在违规吃喝、利益输送等问题;在学校、医院领域,重点检查招生招聘、物资采购、项目建设等工作中是否存在违规吃喝问题。通过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有效遏制了违规吃喝问题在这些领域的发生。三是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对违规吃喝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对专项监督检查和群众举报发现的违规吃喝问题线索,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核查,一经查实,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共立案查处违规吃喝问题xx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人,组织处理xx人,其中,查处处级干部xx人、科级干部xx人,形成了有力震慑。同时,加大对典型案例的通报曝光力度,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在媒体上公开通报等方式,通报典型案例xx起,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此处隐藏3681字,下载后查看---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深化廉政教育。将违规吃喝问题相关的党纪法规和典型案例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在线学习等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强化警示教育。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违规吃喝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汲取教训,自觉抵制违规吃喝行为。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增强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震慑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成效,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创新监督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公务接待、餐饮消费等数据的分析比对,及时发现违规吃喝问题线索。同时,加强对“四风”问题举报平台的管理和运用,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开展专项检查。针对违规吃喝问题的新动向、新特点,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隐蔽场所违规吃喝、“不吃公款吃老板”、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问题。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时间节点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监督检查全覆盖、无死角。严肃执纪问责。对发现的违规吃喝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三)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财政、审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等工作,形成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强大合力。加强沟通协调。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通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整治工作。在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过程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联动,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强化行业监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的监督管理,规范公务接待、商务招待等活动,防止违规吃喝问题发生。同时,要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引导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四)完善制度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完善制度规定。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公务接待、商务招待、内部食堂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和程序,堵塞制度漏洞,扎紧制度笼子。加强制度执行。建立健全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对制度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立长效机制。将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与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违规吃喝问题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