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筑牢思想根基,把准政治方向
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认真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上半年,组织党员干部持续跟进学习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财经领域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X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确保财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强化党纪法规学习。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将政治理论学习深度融入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新修订的《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财经法律法规等,累计开展集中学习X次。通过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集中观看《反腐为了人民》《八小时之外》《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全体财政干部以案为鉴、知纪明纪、筑牢防线,夯实了遵规守纪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聚焦监督主责,提升监督质效
一是做实重要节点作风纪律监督。紧盯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明确监督重点,严防“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上半年,组织X次专项检查,通过实地核查、调阅凭证、随机抽查等方式,重点对各部门、各岗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包括公务接待、公款使用、津补贴奖金发放、假期值班等)进行监督检查,坚决防止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福利等行为。二是深化重点领域专项监督。聚焦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关键环节,围绕重大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直达资金、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务报销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X次。综合运用查阅财务会计资料、招投标档案、银行流水、信息化平台数据等手段,严肃查纠违规操作问题,着力防范廉洁风险。三是拓宽监督渠道汇聚合力。畅通群众和媒体监督渠道,通过局门户网站、公告栏、内部系统等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服务对象和干部职工对财政干部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举报。建立健全信访举报受理处置机制,加强对涉财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有效形成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合力。
---此处隐藏1961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创新廉政宣传教育载体。充分运用局内网、AAA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定期发布廉洁格言警句、典型案例通报、上级廉洁要求等。结合财政文化特点,探索制作廉政微视频、宣传漫画等,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三是及时严明节日纪律要求。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重要节日来临前,均及时下发通知或召开会议,对节日期间廉洁纪律进行再强调、再部署。明确“十严禁”等要求,提醒干部职工廉洁过节,确保压力传导到底、责任落实到位,营造崇廉尚俭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不足
一是监督方式创新不足,精度深度待提升。监督检查手段相对传统,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开展穿透式监督的探索和实践还不够深入,对隐蔽性强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督的精准性有待提高。对财政资金运行全链条嵌入监督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二是警示教育形式与内容的丰富性有待加强。警示教育的深度和针对性还可以再下功夫,典型案例剖析的震撼力、感染力需进一步提升。结合财政业务特点开展“个性化”廉洁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三是监督闭环管理需强化。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后的整改落实、追责问责、成果运用、建章立制等环节形成闭环管理上做得还不够扎实,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途径需进一步打通。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强化局党组(党委)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特别是加强对预算安排、资金分配、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从源头上防范违规违纪问题发生。严格执行各项内控制度和财经纪律。二是提升纪检监督履职效能。局纪检组(纪委)将切实履行好监督专责,加强对财政资金全生命周期运行管理、落实重大财税政策、服务保障民生等重点工作的监督。创新监督方式,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的及时性、精准性、穿透性。做实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强化监督成果运用。三是深化纪律教育和专项整治。扎实开展xxx学习教育,持续加强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引导财政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对涉财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深挖细查。保持对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四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加强日常监督和教育提醒,引导财政干部弘扬务实节俭、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财政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谱写xxxx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