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岗位标兵交流发言稿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曾经,我是一名身着戎装的兵。今天,特别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让我时隔多年再次找回做“兵”的感觉。这两个“兵”,虽一个持枪卫国、一个伏案为民,工作性质大不相同,但那份沉甸甸的意义却始终相通。过去的“兵”守护万家灯火、家国安宁,如今的“兵”则护航X高质量发展,都是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2022年以来,办公室已经涌现出26位岗位标兵。每次看着这些优秀的同事站在台上意气风发地分享经验,我心里都特别受触动。我也曾暗暗憧憬过,能有机会站在这里,讲讲自己的工作与成长。但我清楚,办公室“藏龙卧虎”,每一位同事都是各自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想要靠近这个舞台,唯有沉下心来,以一名新“兵”的姿态从头学起、踏实做事,才有可能靠近这份荣誉。所以今天,我想围绕我从办公室新“兵”开始学习工作的点点滴滴,向大家汇报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令行禁止是做合格府办“兵”的第一要求

令行禁止是部队的专业术语,用于规范军人的一言一行;在地方就是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两者的最终目的一样,都是统一人的思想和行动。

(一)让懂规矩成为一种自觉。规矩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政治要求、道德规范等,我始终保持一名新“兵”姿态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办公室要求,使其入脑入心、入灵入魂,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知大知小、知进知退、知荣知辱、知是知非,随时用规矩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二)让讲规矩成为一种常态。督查室作为与基层、群众接触最多的科室,特别是现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哪怕是自己一句无心之言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无限放大,到处散播,有损市政府形象。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多听少说,即便说也是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不偏不倚。2024年9月,有群众反映生活困难需政府帮助解决。经实地核查,其本人40多岁,未婚,身体健康,常年在家无业,他的诉求是期望政府新建住房。他的理由让人啼笑皆非,称周围邻居都修建好新房,就他一家没有新建。此时,镇村干部就告诉他,其他人都是通过辛勤劳动才换来美好生活,你每天在家除了吃就是睡,手上没有一点老茧,生活“品质”比一般人都高。再后得知,村上考虑其照顾年迈母亲的实际情况,已安排他在家附近修建水渠,但他嫌太热、太累,只干了一天就回家歇着。整个过程我始终没有多言,明白有些话镇村干部比我说要适当,就简单说了一些安慰的话。

(三)让守规矩成为一种习惯。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始终坚持从点滴做起、细微处着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在起草督查方案时,充分谋划督查工作线路,中午尽量赶回单位用餐,即便因工作关系赶不回来,就在被督查地食堂缴费就餐,切实以自身表率维护市政府的良好形象和督查工作的权威性。

---此处隐藏2250字,下载后查看---

(二)强者要学会借力。借力并不是懦弱的表现,反而是聪明之举。借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资源,更好地完成任务。2021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市政府作出在主城区开展“四公一农”建设三年行动部署。时任赵波市长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督查室借助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视的力量对这项工作盯紧督办,常年跑工地、推进度。三年期间,主城区建成公园30个、公厕48座、公交站115个、公共停车场31个,全市综合整治农贸市场133个。让X这座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有品质。

(三)智者要学会借智。智慧是他人历经时间沉淀、岁月打磨、实践验证后的精华,借助他人智慧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2024年4月,X副秘书长带领常务办、研究室、督查室赴X市、X市考察学习“三服务”以及政府督查服务保障重大决策落地落实工作。根据学习考察成果,经报领导同意,督查室对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交办事项进行了大幅压减(减去部门常规性开展的工作),重点交办市政府主要领导指向较为明确的事项,减少率达40%以上,极大的提高了议定事项的办结率,同时也为基层减轻了负担。

二季度,我能有幸被评为岗位标兵,得益于同事们的无私帮助,更得益于领导们的悉心栽培。荣誉不是终点,而是丈量初心的坐标;掌声并非句点,而是催征奋进的号角。未来的日子,我将做永不停歇的攀登者,以今日为新的起跑线,向着星辰大海出发,为X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发言完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