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县“十五五”规划编制进入关键阶段,我乡结合“山区、库区、老区”三重定位,深入调研全乡x个行政村发展诉求,形成本建议。我们认为,未来五年是破除“交通末梢、产业碎片、公共服务薄弱”三大瓶颈的攻坚期,更是把握“生态资源变现、特色种养升级、乡村旅游破题”三大机遇的窗口期。特此聚焦三个重点领域建言献策,恳请纳入县级规划统筹推进。”
一、以基础攻坚破“末梢困局”,打通全域发展动脉
一是持续加强耕地保护管控。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大撂荒耕地利用力度,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任务,重点疏通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进以村组为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提升村庄风貌。严控耕地用途,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重点监管,严禁违规建房、种树、挖塘,对已发生的非粮化问题限期整改复耕。建立耕地保护台账,每季度开展实地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力整治撂荒地,组织村干部逐户摸清撂荒原因,对连片抛荒耕地由村集体统一流转,招引种粮大户复耕。对零星撂荒地块,发动周边农户代耕代种,免费提供种子和农机支援。
二是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做好兜底保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聚焦产业就业,鼓励有条件的村和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农光互补等项目,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促进农民工务工技能提升,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二、以产业融合解“碎片危机”,锻造特色价值链
---此处隐藏2087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大“双返双创”政策宣传力度,积极为返乡村民就业创业提供条件,促进村民前往县园区务工。加大医保、农保政策宣传力度,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加快推进供水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持续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合格率。
三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坚持将“大平安”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时刻要求网格员、村组干部、业务人员抓实抓细防溺水、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住房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力求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行业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并及时消除隐患。抓好林改扫尾与退耕还林工作。从全局的高度和群众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妥善做好林改扫尾与退耕还林工作以及产生的遗留问题。
四、恳请支持事项
一是交通建设方面,请求将xx云高速北延线(xx段)纳入县综合交通规划。目前我乡绕行县城的车程达90分钟,规划实施后可缩短至30分钟,直接连通3个高山茶叶专业村(占全乡茶园面积60%)。
二是规划项目保障方面,建议明确青云生态产业园200亩建设用地指标(当前林地转换审批已停滞2年)。争取森林碳汇交易试点,全乡公益林年固碳量约xx万吨(省林科院测算),但无变现渠道,提议县级搭建交易平台。同时,设立南部山区产业引导基金。按年度生态转移支付10%计提,专项用于特色种养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