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系统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经验,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会前,我们用了一天时间,组织大家到*县、*县的6个先进示范点进行了实地观摩,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相信大家深受启发,也倍感压力。刚才,会议传达了市里的会议精神,几位同志也结合观摩感受和本地实际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实在,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观摩和思考,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在战略全局中深刻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固本之举,更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战略之策。近年来,全系统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

(一)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昔日的“空壳村”“薄弱村”成功摘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一些先行地区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有的地区明确提出到2026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要突破90亿元,年度经营性收入超过50亿元的宏伟蓝图。有的乡镇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增长目标,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村村有增收项目和稳定收入,经营性总收入年增长保持在6%以上。这些数据和目标的背后,是我们基层干部群众辛勤汗水的结晶,也是我们工作成效最直观的体现。

---此处隐藏7061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资金项目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资金和项目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骨架”,必须管好用好。核心抓手就是全面深化和应用好农村“三资”智慧监管平台。一要实现数据全面归集。要打破信息孤岛,将资产管理、财务记账、资金支付、产权交易等各类系统全部整合到平台上,通过与银行系统直联等方式,实现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全要素、全流程、穿透式监管。做到“家底”清清楚楚,“流水”明明白白。二要激活智能预警功能。监管不能总是“马后炮”,必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要科学设定预警阈值,构建红、黄、蓝三色预警体系。譬如,对单笔超过1万的大额支出、长期拖欠的应收账款、即将到期的经济合同、资产负债率过高等异常情况,系统要能自动识别、自动报警。预警信息要第一时间精准推送到村干部、乡镇分管领导乃至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的手机上,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青岛市的监管平台运行以来,已核实发现问题281个,追回财政资金和拖欠收益超过600万元;昆明市五华区的一个街道,通过预警系统就追缴资金140多万元,还立案查处了2人。这些鲜活的案例充分说明,技术手段是管人管钱管物的“火眼金睛”。三要推动问题闭环处置。对于平台预警发现的问题,绝不能一“警”了之。要建立从预警发现、核查处置、整改反馈到销号归档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乡镇要负责督促指导,县级主管部门要跟踪问效,纪检监察机关要对涉嫌违纪违法线索深挖彻查,形成强大震慑。

(二)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确保集体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村集体资产是全体村民的共同财富,一丝一毫都不能流失。一要完善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凡是涉及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包括项目投资、大额开支、资产处置、合同签订等,都必须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程序,坚决杜绝“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要定期将集体经济项目的运营情况、收支明细、收益分配等,通过公开栏、AAA群等方式向全体村民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收支审批流程,严控非生产性开支。从“飞地”等项目取得的收益,原则上要优先用于扩大再生产、公益事业和民生项目,决不能用于滥发奖金福利。要定期开展经营性收益审计和资金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三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链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共同的责任。组织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农业农村、财政、乡村振兴等部门要协同联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乡镇党委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定期分析研判,协调解决具体困难问题。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效,作为检验基层党建成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的重要标尺,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彰的要严肃问责。

(三)凝聚人才智力支撑,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人才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破解“人才短缺”瓶颈,才能让集体经济焕发持久活力。要通过引才、育才、用才相结合,打造一支懂经营、善管理、能干事的乡村人才队伍。一要拓宽渠道“引贤才”,破解“无人可用”困境。要建立多元化引才机制,广开大门吸纳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实施“归雁计划”,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给予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用地保障等政策支持,让他们带着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回归乡土。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柔性引进农业专家、经营管理人才担任乡村发展顾问,提供技术指导和项目策划服务。例如,河南某村通过“乡贤回归”工程,吸引在外企业家返乡投资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园,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打通了外销渠道,带动集体年增收120万元。二要精准培育“育本土”,激活“内生动力”潜能。本土人才熟悉乡情、扎根基层,是集体经济发展的“永久牌”力量。要实施“本土人才培育计划”,分层分类开展技能培训,让村民变身“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针对村干部,重点开展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培训,提升其发展集体经济的谋划能力和实操水平;针对种植养殖大户,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培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针对农村电商从业者,开展直播带货、网店运营培训,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建立“传帮带”机制,组织优秀企业家、致富带头人与村干部、村民结对子,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分享等方式传授经验。四川某县每年举办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培训班,邀请成功案例主角现身授课,培训学员超3000人次,带动80%的村集体经济实现翻倍增长。三要搭建平台“用其长”,释放“人才红利”效能。要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让各类人才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各显其能、各尽其才。设立“乡村人才工作站”,统筹管理各类人才资源,根据村级发展需求精准匹配人才服务,实现“人才按需分配、服务精准滴灌”。支持人才领办创办集体经济项目,允许人才以技术、管理等要素入股参与收益分配,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激励机制,让人才“名利双收”。推行“人才积分制”,将人才贡献与评优评先、项目扶持、子女教育等挂钩,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浙江某村设立“人才创业基金”,对带项目返乡的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创业补贴,成功吸引12名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培育出3个年收益超50万元的集体经济项目,人才成为集体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同志们,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唯有迎难而上、奋勇争先。让我们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动全系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破局突围、提质增效、赶超进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