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集团“弘扬新风正气、严守纪律规矩”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的总体部署,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召开一堂专题廉洁教育党课。这次党课的主题是“以案为鉴明戒惧,警钟长鸣正风纪,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目的就是通过深入剖析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引导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在责任上全链条紧扣,从而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上不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学习和思考,以及集团纪委掌握的一些情况,和同志们交流三点意见。
一、对党忠诚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
对党忠诚,是GCD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集团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各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考验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忠诚度。忠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一时一事之中。
(一)忠诚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定力。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要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决不能有任何的含糊和动摇。有的干部在公开场合能讲得头头是道,但私下里却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三道四;有的对西方所谓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错误观点丧失了鉴别力,甚至随声附和。这些都是政治上不忠诚、不坚定的表现。我们必须始终做到坚定笃定,让忠诚成为我们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
---此处隐藏3747字,下载后查看---
(一)深刻认识“监督无处不在”,摒弃“侥幸心理”。一些落马干部在忏悔时常常提到,他们走向犯罪的第一步,就是源于侥幸心理。他们总觉得“月黑风高无人知”,认为自己的小动作很隐蔽,不会被发现。有的甚至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和行贿人结成利益同盟,就能万无一失。这完全是自欺欺人。随着全面从_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网络越织越密,“监督的探头”无处不在。可能举报你的人,就是你身边最熟悉的人;可能出卖你的人,就是和你称兄道弟的“朋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退休不是“安全岛”,反腐没有“终止符”。任何违纪违法行为,无论隐藏多深、时隔多久,终将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我们必须杜绝“富贵险中求”的赌徒心态,坚决破除所谓的“法不责众论”“集体免责论”“跟风容错论”。近年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而且手法更加隐蔽、花样不断翻新。有的将公款吃喝转移到企业内部食堂、培训中心等场所,搞“一桌餐”;有的不收现金收“雅礼”,通过电子红包、快递等方式收送礼品礼金;有的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前段时间,纪检监察机关通报了一批能源行业的典型案例。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总会计师,在长达6年时间里,多次接受供应商在企业内部食堂安排的宴请并收受礼品,最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处分。还有某煤矿公司的经营副总,在一年多时间里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所送的高档白酒、香烟等,折合价值4.2万元,同样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些案例都说明,纪律的“高压线”是带电的,谁碰谁就要付出代价。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坦坦荡荡守规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二)严守纪律规矩,筑牢“三道防线”。廉洁自律,关键在于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结合我们集团的行业特点和岗位风险,我认为必须重点筑牢以下三道防线:一是筑牢科研生产经营的“防火墙”。我们集团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和技术成果转化是廉洁风险的高发区。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集团的各项管理规定,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要坚决杜绝虚报冒领、套取挪用科研经费的行为,严禁设立“小金库”。项目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对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负责。在使用科研经费购置仪器设备时,要严格履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形成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必须统一纳入集团资产管理,严禁个人侵占或私自处置。在技术成果转化上,这既是推动集团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我们必须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在对技术成果进行许可、转让或作价投资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合规性审查,防止国有无形资产流失。特别是在进行资产评估和确定交易价格时,决不能搞暗箱操作,搞利益输送,将价值连城的成果以“白菜价”卖给关联方。按照规定,单位的领导干部作为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可以获得现金奖励,但原则上不得获取股权激励,这也是为了防止利用职权谋取不当利益。所有环节都必须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监督。二是筑牢人情交往的“警戒线”。党员干部的腐败,很多都是从朋友圈、社交圈的失守开始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通过请客吃饭、称兄道弟、投其所好等方式,对干部进行“围猎”。我们必须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牢牢守住“交友关”。要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对于那些无事献殷勤、刻意拉拢腐蚀你的人,要高度警惕,敬而远之。同时,也要警惕个人“爱好”成为被围猎的突破口。有的干部喜欢古玩字画,就有人投其所好送上“雅贿”;有的干部爱好打牌,就有人甘当“陪练”故意输钱。这些看似是“个人爱好”,实则是通向腐败深渊的陷阱。我们必须牢记,任何爱好都不能凌驾于纪律规矩之上。三是筑牢家庭家教家风的“护身符”。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拒腐防变的重要防线。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家族式腐败”现象屡见不鲜,一人当官、全家发财,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合伙、裙带谋利,最终结果就是“全家腐”,一起走向毁灭。我们必须守好“家庭关”,教育管理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告诫他们不能打着自己的旗号以权谋私。要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在家庭中倡导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让家庭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而不是腐败的温床。
(三)坚持严的基调,做到“三个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严的最大确定性来应对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一要严以律己。“己不正,焉能正人。”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来约束自己。要自觉把纪律规矩刻在心上,把严的功夫下在平时。要在无人之时、细微之处,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二要严负其责。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牛鼻子”。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不能只重业务、不抓党风,只看发展指标、不顾政治生态。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真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三要严管所辖。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身正,还要敢于抓、善于管,对下属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批评教育,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不能当“老好人”,对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否则就是对同志、对组织、对事业不负责任,最终会养痈成患,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同志们,忠诚、干净、担当,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党课,能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让我们以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的讲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