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集团警示教育大会上的专题党课讲稿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集团警示教育大会,并结合当前形势讲授一堂专题党课。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在集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的一次思想淬炼、“政治体检”和作风整训。会议的主题,我把它概括为“优作风、求实效、敢作为,以实干担当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下面,我将围绕这个主题,与同志们交流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于我们国有企业而言,优良的作风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护身符”,更是市场竞争中攻坚克难、赢得优势的“冲锋号”。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作风建设的新篇章。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如同春雷破晓,涤荡了党内长期存在的一些顽瘴痼疾,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它不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而是我们作为GCD人必须坚守的基本要求和政治底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有歇歇脚、松松劲的想法。持续深化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检验我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试金石,是衡量我们是否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体现。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上级党委的工作要求上来,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此处隐藏4239字,下载后查看---

加强作风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是要推动发展。如果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两张皮”,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把在作风建设中焕发出的精气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聚焦主责主业,在市场开拓、精益管理等方面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

(一)抢抓市场机遇,构建内外联动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必须打破“等客上门”的传统思维,以主动出击的姿态开拓发展新空间。在本土市场深耕方面,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建立与市属重点单位、各区县的常态化对接机制,通过定制化服务方案巩固核心客户群体。聚焦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升级等领域,集中优势资源承接标志性项目,如智慧交通枢纽、绿色建筑集群等,以工程品质铸就行业口碑。同时,建立“项目复盘-经验沉淀-标准输出”的闭环机制,将重大项目打造成展示企业实力的“活名片”。在外部市场拓展上,要乘势而上扩大战果。2024年市外工程新签合同额72.38%的增速,以及2025年*市交通融合项目、*高速公路项目等重大突破,印证了“走出去”战略的正确性。下一步需在*、*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区域运营中心,配备投融资、招投标、项目管理全链条团队,形成“1小时响应、3小时到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针对海外市场,可先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突破口,通过与当地企业组建联合体参与基础设施项目,逐步积累国际工程经验。更要树立“全员营销”理念,将市场开拓指标纳入各部门KPI,鼓励技术、管理岗位员工利用行业交流、学术论坛等场合传播企业品牌,形成“人人都是业务员”的全员创效氛围。

(二)深化精益管理,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管控体系。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需通过管理模式革新破解粗放经营的沉疴。全面推行“法人管项目”机制,要明确集团总部对项目的集中管控权,将成本核算、物资采购、人员调配等核心权限上移至法人层面,建立“总部统筹-区域协调-项目执行”的三级管理架构。例如在物资管理上,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平台,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材料成本10%~15%;在人员配置上,建立项目经理库和专业人才池,实现跨项目资源动态调配,提高人力使用效率。同时要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对成本、质量、安全等指标实时监控,出现偏差立即预警纠偏。在考核机制上,要深度对接国资委“一利五率”考核体系,构建“目标-责任-激励”三位一体的管理闭环。集团层面需结合各业务板块实际,将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分解至子公司、项目部,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责任体系。特别要强化利润目标的刚性约束,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总额、干部任免直接挂钩:对超额完成利润目标的单位,提取超额部分的20%作为团队奖金;对未达标单位,按差额比例核减负责人绩效薪酬,连续两年不达标者予以岗位调整。通过建立“成本看板”“效益台账”等可视化工具,让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清晰掌握自身效益贡献,营造“精打细算过日子、千方百计创效益”的浓厚氛围。

(三)驱动创新引擎,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创新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必须构建“技术+模式+人才”多维度创新体系。在技术创新方面,要聚焦绿色建造、智能施工等前沿领域,设立年度研发经费不低于营业收入3%的投入红线,重点攻关BIM技术全流程应用、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将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施工方案,如通过新型模板体系使工期缩短15%,绿色建材应用降低碳排放20%。在模式创新上,要突破传统工程承包的局限,向“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商转型。针对PPP项目,组建专业的投融资团队,创新“建设+运营”的回报机制;在城市更新领域,探索“工程总承包+产业导入”模式,通过引入商业、文旅等业态提升项目综合收益。同时要健全创新激励机制,设立年度创新基金,对获得专利、工法的团队给予专项奖励,将技术创新成果与职称晋升、项目分红挂钩。更要打造学习型组织,建立内部培训学院,定期开展新技术、新理念培训,选派骨干员工赴行业标杆企业挂职学习,培养既懂技术又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同志们,加强作风建设、勇于实干担当,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政治任务。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警示教育会,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工作部署会。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时代的考卷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希望集团全体党员干部以此次专题党课为新的起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压实责任,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担当,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不断把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推动集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再创辉煌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