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同志,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县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刚才,县发改局、县政务服务中心、*镇、*街道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工作亮点,也提出了务实举措,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

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衡量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尺。过去一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来抓,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成效来看,2024年我县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获评表现优秀县市区,主观评价首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这是对我们过去一年工作的充分肯定。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2万户,同比增长18.5%,其中企业3200户,增长22.3%,市场主体总量突破8万户大关,创历史新高。*工业园区新增规上企业1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7%,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是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一网通办”率达到98.6%,较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1.3个工作日,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持续深化,梳理高频事项清单186项,累计办理业务超过10万件,群众和企业满意度达到97.8%。三是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全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8.7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4.2亿元,缓缴社保费1.5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同时,我们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28条”措施,设立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帮助200余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3.5亿元,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市场主体期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省评反馈的问题清单来看,28个具体问题中,涉及政务服务效率的有8项,如部分事项线上办理流程繁琐、部门间数据共享不充分等;涉及监管执法的有6项,如存在选择性执法、检查频次过高等现象;涉及政策落实的有5项,如部分惠企政策宣传不到位、兑现不及时等;涉及要素保障的有9项,如用地、用工、用能等方面仍存在制约。此外,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重审批、轻服务”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干部担当作为不够,遇到问题推诿扯皮,缺乏攻坚克难的劲头;市场主体对公平竞争环境的诉求依然强烈,特别是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还存在隐性壁垒。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县的发展环境,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优化营商环境,谁能抢占营商环境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我县作为全省经济大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此处隐藏4213字,下载后查看---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行动,关键在落实。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对照省评问题清单和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县委营商环境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要定期向县委营商环境办报送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至少报送1次,确保工作推进有痕迹、可追溯。

(二)加强督导考核。要建立健全营商环境督导考核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县委营商环境办,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通报批评、约谈问责。今年,要开展专项督查不少于4次,对每次督查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限期整改,整改情况要及时反馈,确保问题整改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同时,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我县营商环境进行客观评价,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和企业监督。

(三)营造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讲好我县优化营商环境的故事,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要及时总结推广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畅通监督渠道,设立营商环境“曝光台”,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形成强大震慑。今年,要在县级媒体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发布相关报道不少于100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局面。

(四)提升能力作风。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今年,要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不少于3次,培训干部职工不少于1000人次。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企业、取信于群众。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对因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出现失误的,符合容错情形的,要予以容错免责,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开创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