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党组织建设,规范组织运行机制。一是优化组织设置。深入开展“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攻坚行动,通过摸排查找、建立台账、动态管理,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上半年,全市新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个,其中单独组建*个,联合组建*个,党组织覆盖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个百分点。同时,根据行业特点和党员分布情况,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建立党组织*个,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协同发展。例如,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成立了生物医药行业联合党委,将园区内*家相关企业党组织纳入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人才培训等活动,推动了产业集群发展。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出台《*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规范》,从组织生活、党员发展、党费管理等方面,明确了党组织工作的标准和流程。建立“三会一课”纪实管理和报备制度,上半年,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次、支部委员会*次、党小组会*次,上党课*次,参会率均达到*%以上。同时,加强对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大对“两新”组织党建阵地建设的投入,新建、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个,面积达*平方米。按照“六有”标准,配备完善了办公设施、活动器材、学习资料等,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青秀区地王大厦党群服务中心,整合了楼宇内企业资源,设置了党员活动室、职工书屋、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域,为*多家企业、*余名员工提供了多元化服务,成为楼宇党建的示范阵地。
(二)加强党员发展,壮大社会组织党员队伍。一是优化党员结构。制定《*市“两新”组织党员发展五年规划(2021-2025年)》,明确党员发展目标和重点,注重从生产经营一线、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层中发展党员。上半年,全市“两新”组织共发展党员*名,其中生产经营一线人员占比*%,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比*%,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严格发展程序。建立健全党员发展全程纪实制度,从入党申请人确定、培养教育、政治审查、预备党员接收等环节,实行一人一档、全程记录,确保党员发展规范有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期,培训*人次,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同时,严格落实政治审查制度,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全面审查,防止“带病入党”。三是加强党员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两新”组织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党员信息动态更新和精准管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个,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本,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上半年,共排查出“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名,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
(三)开展公益活动,践行社会责任担当。一是助力乡村振兴。组织“两新”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企业与农村结对帮扶,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上半年,全市共有*家“两新”组织与*个村建立了帮扶关系,实施帮扶项目*个,投入帮扶资金*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人。例如,某农业科技公司与上林县某村合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建设了*亩的种植基地,带动当地*户农户增收致富。二是参与社会服务。鼓励“两新”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服务事业。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组织企业为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助学金等,上半年共资助贫困学生*名,资助金额达*万元。推动医疗行业“两新”组织开展义诊活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社区、乡村,为群众提供免费体检、诊疗服务,上半年共开展义诊活动*场,服务群众*人次。三是投身志愿服务。成立“两新”组织志愿服务联盟,组建志愿服务队*支,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工作中,“两新”组织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积极参与卡点值守、物资配送、环境消杀等工作。上半年,“两新”组织党员志愿者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到*小时,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处隐藏4319字,下载后查看---
(四)工作推进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城区和行业“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础较好,工作成效明显;而一些城区和行业“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对薄弱,存在党组织覆盖率低、党建活动开展不经常等问题。同时,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对规范,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党建工作存在较大差距。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规范组织生活。加强对“两新”组织党组织组织生活的指导和监督,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督促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推广“情景式”“体验式”组织生活,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党务工作者能力。加大对“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举办专题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邀请党建专家、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对“两新”组织党组织进行全面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推动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找准融合切入点。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例如,在生产型企业中,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技术攻关、岗位竞赛等活动;在服务型企业中,开展党员优质服务承诺、志愿服务等活动。建立融合工作机制。建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的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时,加强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协调,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打造融合示范品牌。培育一批党建与业务融合示范“两新”组织,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市“两新”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下半年,计划打造*个党建与业务融合示范品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能力。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助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社会组织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搭建参与平台。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和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等工作。例如,搭建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资金、项目对接等服务,促进社会组织与社区的深度融合。强化激励引导。对在参与社会治理中表现突出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宣传先进事迹,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评估机制,对社会组织的参与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和提升参与水平。
(四)推动工作均衡发展。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特点和问题,制定差异化的工作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对党建工作薄弱的地区和行业,加大工作力度,采取重点帮扶、派驻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推动党建工作提升。开展结对帮扶。建立党建工作先进“两新”组织与薄弱“两新”组织结对帮扶机制,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等方式,帮助薄弱“两新”组织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下半年,计划组织*对“两新”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强化考核监督。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对党建工作薄弱地区和行业的考核权重,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推动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