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办关于学习教育“回头看”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正如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前一阶段的学习教育,我们正是以此为根本遵循,着力在深化理论武装、深查作风积弊、重拳整治顽疾、践行群众路线、压实主体责任上下功夫,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一)深学细悟筑根基,研讨交流强认知

1.理论武装持续深化。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将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第一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第一时间跟进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系统研读了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组织党员干部精读《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等重要读本。全体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任何时刻都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累计开展相关理论学习XX次,覆盖党员干部XX人次,撰写心得体会XX篇,理论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2.典型案例警钟长鸣。坚持将反面案例作为“活教材”,组织全体干部特别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对照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汇编,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反思在思想根源、制度漏洞、监督弱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各党支部召开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XX场,班子成员带头剖析发言,党员干部踊跃交流,普遍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灵魂拷问。通过“他人得病、自己预防”,有效增强了抵御“四风”侵蚀的免疫力。

---此处隐藏7702字,下载后查看---

2.深化机构编制改革赋能。充分发挥体制机制改革在源头治理不正之风中的基础性作用。在下一步事业单位改革、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机制优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调整等工作中,将明晰职责、优化协同、提高效率、厉行节约等作风建设要求作为重要考量,科学精准配置编制资源。探索构建机构编制管理与作风效能评价的联动机制。3.提升数智监管水平。加快建设机构编制综合管理平台二期项目,强化数据赋能。开发建设机构编制运行监测系统,探索对事业单位履行公益职责效能、内控机制执行情况等进行线上监测评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加强对“三公”经费、差旅费、培训费等支出以及精简文会情况的动态监控和分析预警,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四)在压实责任链条上久久为功

1.扛牢扛实主体责任。办党组坚决履行主体责任,书记切实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将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每年至少召开X次专题党组会研究作风建设。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作风建设专题“回头看”或专项评估,形成常态。

2.精准实施分类管理。深化干部能力素质模型建设,将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对新入职、新提拔、交流轮岗、临近退休等不同阶段的干部,制定差异化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措施。推行重要岗位干部履职能力清单和风险防控清单管理,做深做实谈心谈话制度。

3.协同凝聚监督合力。主动加强与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完善监督信息共享、问题线索移送、重要事项会商、联合检查督查等工作机制。探索邀请特约监督员对编办作风建设进行监督评议。定期向服务对象单位发放作风评议表,构建起内外结合、协同高效的监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