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党性教育,提升医护人员觉悟。一是深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局党委上半年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研讨6次,深入学习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中央、自治区、市委相关决策部署。各直属医院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420场次,覆盖党员医护人员1.8万人次。依托“学习强国”“八桂先锋”等平台,推动线上学习常态化,党员医护人员平均日活跃度达92%,理论测试平均分提升至89分。二是开展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活动,邀请党校专家、先进典型授课28场,培训医护人员5600人次。开展“红色医者”故事分享会,征集抗疫、援外等先进事迹120个,选拔30名优秀代表进行巡回宣讲,覆盖职工8000余人次,激励医护人员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医者使命。三是强化职业操守培育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编制《xx市医护人员职业操守手册》,发放至全市各级医疗机构1.2万册。开展“廉洁从医”主题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35场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23批次,参与人员达4500人次,筑牢医护人员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二)优化党组织设置,健全医院党建体系。一是完善组织架构针对市属医院机构调整和业务拓展实际,优化党组织设置,新成立党支部12个,调整党支部隶属关系8个,实现临床科室、行政部门党组织覆盖率100%。推动民营医院党建提质,指导15家民营医院完成党组织换届,选派党建指导员20名,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率提升至95%。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制定《xx市医院党建工作标准(试行)》,从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活动开展等6个方面明确32项具体指标。建立“局党委—医院党委—科室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四级联动机制,上半年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4次,专项督查2次,整改问题36项,党组织执行力显著增强。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党务干部“双培养”计划,选拔35名业务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党务干部培训6期,覆盖280人次。发展党员86名,其中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占比78%,培育入党积极分子210名,党组织新鲜血液持续充实。
(三)开展岗位建功,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一是设立党员示范岗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挂牌示范岗320个,覆盖急诊、门诊、手术科室等关键岗位。党员医护人员带头参与24小时值班、疑难病例会诊,上半年示范岗累计接诊患者48万人次,患者满意度达96.5%,较普通岗位高出5.2个百分点。二是组建党员突击队针对重大医疗任务,组建“党员突击队”28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危重患者救治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如,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脑血管急救突击队”成功救治急性心梗患者320例,抢救成功率提升至98.2%;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突击队”完成登革热等疫情处置15起,处置效率提高30%。三是推进医疗服务优化党员带头开展“便民服务行动”,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增设党员志愿服务岗68个,开展导诊、陪诊等服务2.3万次。推行“党员牵头办实事”机制,解决挂号难、缴费慢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45项,门诊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18分钟,同比减少25%。
(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弘扬高尚职业精神。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医德医风量化考核体系”,将服务态度、廉洁行医等8项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上半年对12家医院进行医德医风专项考核,通报表扬先进个人180名,处理违规人员12名,考核结果运用率达100%。二是畅通监督渠道开通“医德医风监督热线”和线上投诉平台,上半年受理群众投诉210件,办结率100%,群众反馈满意度93%。聘请社会监督员50名,开展明察暗访30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8项,推动行业风气持续向好。三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行“党员牵头医患沟通”机制,组织医患沟通培训15场,培训医务人员3200人次。开展“医患面对面”活动46场,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医院管理讨论,收集建议180条,采纳实施120条,医患纠纷同比下降18%。
---此处隐藏2465字,下载后查看---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机制。实施“党建+医疗”融合工程,建立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考核机制,将融合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审指标,权重不低于20%。开展“一院一品牌”创建,打造“党建+急诊急救”“党建+慢病管理”等特色品牌20个,培育融合示范案例50个。成立跨院党员医疗协作组,针对心脑血管、肿瘤等疑难病症开展联合攻关,力争下半年新增省级科研项目30项。
(二)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开展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行动,对6家薄弱党支部进行“一对一”帮扶,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12名,确保“三会一课”参与率提升至85%以上。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组织生活模式,开发“xx卫健党建”小程序,实现学习、活动、考核数字化管理,提升基层党建便捷性。组织市属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党建结对”,每年选派50名优秀党员医护人员下沉帮扶,带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
(三)加强医德医风长效治理。建立“医德医风负面清单”制度,明确12类禁止性行为,与职称晋升、绩效分配直接挂钩,对违规者实行“一票否决”。开展“最美医者”评选,挖掘宣传100名基层优秀医护人员事迹,制作纪录片3部,增强职业荣誉感。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每季度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向社会公示,倒逼服务质量提升。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名医培育计划”,选拔50名青年党员骨干赴国内顶尖医院进修,培养学科带头人20名,力争博士学历党员占比提升至15%。举办党务干部能力提升班,全年培训300人次,确保基层党支部书记100%持证上岗。出台激励政策,对在援外、基层帮扶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在职称评审中给予加分奖励,畅通人才成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