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经验汇报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XX镇,在此次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镇始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我们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事关群众福祉与发展大局,是一场需要常抓不懈的持久战。今天,我主要围绕我镇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汇报,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强化思想引领与能力建设,筑牢政策落实的坚实根基

打赢脱贫攻坚战靠的是过硬的干部队伍,巩固拓展成果、走向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一支懂政策、有能力、作风实的“铁军”。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部分干部可能会出现思想松懈、业务生疏的问题。为此,我们坚持把能力建设摆在首位,以“精准施训”和“入户宣讲”为双轮驱动,全力破解“本领恐慌”与“政策悬空”两大难题。

首先,聚焦干部队伍,实施内功强化行动。我们将政策学习作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的硬任务来抓。镇党委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会,带领镇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中央及省、市关于巩固衔接工作的最新决策部署。特别是在近期,我们集中学习了《XX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等纲领性文件,并邀请区农业农村部门的专家,对《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计算方法和指标解释》等专业性强的业务知识进行专题辅导。这种系统性的培训,有效扫除了干部在政策理解上的盲区和知识上的短板,确保了各级干部在执行政策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从根本上提升了队伍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执行力。

其次,面向广大群众,开展政策普及行动。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而落实的根基在于群众的知晓和认可。我们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大家带着精心编印的政策“口袋书”和宣传彩页,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实例,面对面讲解教育、产业、就业、健康等各项帮扶政策的具体内容、申请流程和受益标准。比如,在讲解健康帮扶时,我们会直接拿出住院报销的单据,清晰地告诉群众自己需要承担多少、政策能够报销多少,让群众对切身利益有最直观的感受。通过这种零距离的沟通,我们不仅帮助群众及时掌握了政策,更重要的是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融洽了干群关系,真正做好了群众的“服务员”和“贴心人”。

---此处隐藏3519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增强“造血”功能。我们将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强内生动力的根本之策,推动帮扶模式从“输血”为主向“造血”与“活血”并重转变。我们将立足本镇的资源禀赋,做大做强特色种植和生态养殖两大主导产业,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群众深度嵌入产业链,分享增值收益。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发展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群众开辟更多元化的增收渠道,让他们在实干中尝到甜头、看到希望。

二是以扶智扶志为关键,点燃奋斗激情。我们将持续开展实用技能培训,邀请农业技术专家、优秀企业家等到村里授课,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从“体力型”劳动者向“技能型”人才转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大力开展“志智双扶”活动,选树宣传一批勤劳致富、自强不息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营造“劳动光荣、奋斗幸福”的浓厚氛围,激发群众用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以乡村治理为保障,凝聚发展合力。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XX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做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我们相信,当群众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管理者和受益者时,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将被极大激发,从而汇聚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

虽然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关于“内生发展动力”监测评估的统一技术规范,但我们将不等不靠,主动探索建立符合我镇实际的监测指标,比如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自主发展产业的比例、参加技能培训的覆盖率等纳入考核,为上级决策提供来自基层的实践参考。

各位领导,同志们,巩固衔接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镇取得的成绩,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我们深知,前方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挑战。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学习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奋力谱写XX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篇章!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