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市委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推进作风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大届历次全会精神、总书记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作风建设工作。下面,我再强调3个方面的意见。
一、强化政治认识,把思想提升体现在领会意义上
第一,认清重要性,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提升干部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总书记就干部队伍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近年来总书记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优化营商环境提出重要要求,新时代的xx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做让党和人民托底的好干部。要向党交底、作风沉底,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让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xx见落实成为xx干部最坚决的行动。
第二,认清必要性,准确把握省委市委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意图。2月9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xx省推进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2月23日省委书记在全省推进作风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就大力推进作风建设作了具体安排,在xx大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在全社会引起了排部署,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作风革命的号令热烈的反响。Xx书记也多次强调既要抓好基础设施“硬环境”,更要对照先进省份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旗帜鲜明抓好“软实力”,xx全体干部要认真领会xx书记对提升干部作风优化机关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部署,带头做表率,自觉转作风、当尖兵、转效能,让硬作风、高效率成为xx干部的标签。
---此处隐藏7956字,下载后查看---
(五)坚持经常下基层群众和企业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和企业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我们多操心,群众才能少忧心,我们多用心,企业才有多安心,全市各级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使研究制定的政策措施,更接地气、更合民意。一是调研要深入基层。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村居,从现场了解第一手资料,多专题研究具体问题,多帮助企业和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做到重点工作跟踪抓、抓跟踪,一抓到底;困难问题抓具体、具体抓,抓到解决为止。二是工作要贴近基层。全体市级领导不分一线二线,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肩负起干事创业、维护社会稳定、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的职责,形成“市委统一领导、四大班子齐抓共管、部门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新机制,拿出有“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当好群众的服务员、当好企业的“店小二”。三是难题要解决在基层。要经常下基层、访民情、进企业,多听多看多了解,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重视企业、尊重企业、支持企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各级干部始终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要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好信访维稳工作,构建实行“组保村、村保镇、镇保市”工作机制,将问题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六)用一流的作风锻造一流的干部全市党员干部要主动对表省领导对全省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找准定位,弄清职责,塑造xx干部新形象。一要争先锋做表率。市委常委、市厅级领导要争先锋做表率,要带头作忠诚于党的表率、廉洁奉公的表率、干事创业的表率、敢于创新的表率、道德高尚的表率,团结带领全市各族群众众志成城、共同奋斗。各乡(镇)部门“一把手”要争先锋做表率,在其位要谋其政,率领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引领一个地方一个部门高质高效发展。二要挑重担扛重活。中层干部在政策制定、落地落实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要敢于担当,勇挑重担,要主动走出办公室,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主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破发展难题,补改革短板,强创新弱项。要站在急难险重工作第一线,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为群众为基层为企业为xx发展做好服务和保障。三要创先争优。一般干部、老干部,决不能不当得过且过的“撞钟先生”、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不低不高的“差不多先生”,要牢记初心使命,苦干实干,在各自的岗位上攻城拔寨、冲锋陷阵、奋勇争先,突破各种艰难险阻,勇闯各种激流险滩,让一般干部成为“不一般”的干部。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让实干者有舞台,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干部”没市场。四要知敬畏守底线。知敬畏守底线是我对全市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大家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章党规党纪,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对照初心使命,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要把握“亲”“清”有度的界线,筑牢修身正己的防线,保持GCD人的风骨、气节、操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七)以一流作风效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作风效能和营商环境建设是全局性、系统性工作,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坚持上下一体推进,形成抓作风、强效能、优环境的整体效应。一要强服务提效率优环境。营商环境这棵梧桐树栽得好不好是招商引资能否成功、项目能否落地、企业能否创收的关键,各级各部门要以服务为天职,牢固树立“一切为企业服务、一切给项目让路”的思想,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实做优“互联网+、省内外通办”等政务服务模式,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成效,缩短企业办事流程,让企业切实感受到xx效率和xx服务。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统一市场准入清单,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市场隐形壁垒,切实落实“非禁止即入”;要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审批环节、减材料,简化惠企政策申报流,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政策找人、免申即办”服务,让惠企业资金直达企业;程要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对客商的投诉举报有诉必查、有查必果,做到凡是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都必须归口核查、严肃处理,全力构建“清”“亲”政商环境,营造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投资环境、社会环境,着力激发市场活力。二要吃透用好政策强主体。要密切关注省市各类政策调整和变化,一旦有利好的政策和机遇,快速反应、抢占先机,跟踪研究产业布局和投资方向,聚焦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深入挖掘和包装策划一批能落地、见效快、利长远的好项目,吸引一大批好企业大企业入驻xx,做大xx市场主体。要围绕xx中小微企业,合理确定、审慎承诺和刚性兑现税费减免、财政补贴、项目倾斜等优惠扶持政策,持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重点企业市厅级领导要挂钩联系,重点培植,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特别是重点工作推进专班,转变思想作风,认真履职,将26个领域打造成为26快样板。对中小型企业要精准施策“专精特新”分类梯度培育,择优奖补,推动各大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和续贷业务的支持,落实好为企纾困,培养好现有市场主体,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实现“小升规”。三要创新思维方式抓招商。要转变招商态度,变守株待兔为猛虎下山,围绕“x”建设,积极对上对外争项目、争资金、争人才,千方百计把项目把企业,引进来、落下去,真正以招商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放宽视野创新招商模式,既要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探索“飞地经济、总部经济、跨区域共建产业园”的招商模式抓招商,又要加大与特色产业发展好的地方进行精准招商,深化“走出去、引进来、线上招、线下促”等招商模式,探索开展资本注入式招商、产业引导基金招商等招商新模式,围绕一二三产业态策划包装一批生物医药、道地中药材、特色林果、农文旅融合项目,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产业资源资产,化资源资产为发展优势。要注重要素保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孵化,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通过吸引高端要素,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实现动能转换。要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加强与优质企业、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探索出台一些列奖励优补政策,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信等部门要坚持“土地和要素跟着项目走”,通过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多管齐下破解项目用地难、落地难问题,做到“地等项目、而不是项目等地”。财政和各金融部门要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促进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同配合,鼓励驻玉金融机构推出更多适合xx发展特点和需求的金融产品。要压实各级领导招商责任,市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每季度最少联系企业1次,形成“头雁效应”,市直各部门要主动作为、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体责任,抓好班子、管好干部、带好队伍,推动责任层层压实;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带头督、负分管责任;业务干部要吃透政策、熟悉业务、优化服务、负直接责任。
同志们,任重道远更须扬鞭奋蹄,时不我待更要只争朝夕。全面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责任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部署要求上来,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打造一个体制机制活、审批事项少、办事流程优、融资渠道畅、企业负担低、市场氛围浓、干部作风实的高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