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学细悟总书记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开启科技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征程
抓好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我省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积极融入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体系化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新路径。一是全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聚焦粮食安全、国家重大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调水工程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区域特色战略科技力量。聚焦种业种质种苗种群,整合优质科研资源,加大种业关键技术和重点品种研发力度,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统筹重点流域科技资源布局和创新能力建设,围绕上游水源涵养、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动态凝练一批科技专项,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把重点流域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围绕国家重大调水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聚焦水源涵养、水质保护、水资源配置、生态治理等领域,强化科技攻关,提供科技支撑,确保清水永续北上。二是不断健全央地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从规划编制、重大任务落实、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主动融入国家创新布局。对接国家“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组织技术预测及战略研究,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能力环境等方面,强化与国家规划衔接,力争下好先手棋、落好关键子。结合国家创新布局和优势特色,筛选凝练全市农机装备、核心种源、绿色低碳等优势领域的重大创新需求,健全部门对口联系工作机制,力争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指南。用好市部会商工作机制,争取更多国家资源在我市布局。三是着力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统筹发挥产业、区位、要素等方面优势,持续推进高新区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政策试点,研究制定支持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组建市高新区联盟,引导县(市)因地制宜探索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打造特色鲜明的县域产业体系。优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服务向产业全链条、全要素服务转变。
(二)加快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机制。一是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发挥企业“出题人”作用,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引导企业承担国家、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跨领域、跨学科、跨区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新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力争实现全市重点产业链全覆盖,设立一批创新联合体产学研联合基金,支持开展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在重点产业和新兴领域超前孵化、培育一批研发类科技服务业未来企业。紧盯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新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具有特色的科技文化融合发展路径。二是持续壮大创新型企业规模。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培育,加快实现营收1亿元以上企业有研发机构、5亿元以上企业有标志性研发成果、10亿元以上企业有创新联合体、100亿元以上企业成为科技领军企业。强化创新龙头企业和“瞪羚”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一企一策”进行重点扶持,支持其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培育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企业。三是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落实《科技助企惠企政策新十条(试行)》,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生态。做好第二批“科技副总”选派,持续健全高层次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高标准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完善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实施科技型企业首贷破冰、信用贷扩面行动,探索建立市级财政经费直拨企业“直通车”制度。鼓励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对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出资额达到一定额度的企业,给予基金冠名权,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做好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建设,举办全市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
(三)推动创新平台提质转型,实现创新策源能力新突破。一是提升平台创新能级。争创国家实验室区域核心基地,推动更多市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成为国家实验室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针对性辅导,力争在新一轮优化重组中入列。在重点优势领域积极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二是优化平台体系布局。强化市实验室产业支撑能力,联合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全方位合作创新。创新“实验室+产业化公司”等成果转化模式,注重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和中试熟化。开展市实验室监测、评估、考核,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标对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加强考核评估,有序开展市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新建一批市技术创新中心和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备案一批市新型研发机构。三是提升平台服务质效。强化中试基地服务管理,提升中试基地建设质量。聚焦重点产业链培育,新命名一批市中试基地。促进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定期编制市级新购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预警目录,规范新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论证采购申请程序,持续开展创新券申领、兑付,促进存量资源系统集成、高效利用、合理配置。
---此处隐藏5149字,下载后查看---
二、加强政治建设,强化使命担当,锻造开拓创新实干争先的科技队伍
(一)进一步提升政治能力。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市科技系统要在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在始终同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上走在前、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走在前、作表率。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把对党忠诚、政治过硬体现在履职尽责、推动工作上,以过硬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养守好“责任田”、跑出“加速度”。
(二)进一步建强干部队伍。常态化开展科技管理人员能力作风培训,深入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优化思路理念、方式方法、制度机制,做到专业专注、业务过硬、勤勉尽责、勇于担当。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常态化做好日常管理教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用实干实绩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三)进一步加强纪律建设。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持续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下功夫。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明政治纪律,紧盯“七个有之”问题,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人、两面派,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加强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的管理监督,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监督考核,依规执纪问责,灵活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干部教育、管理监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做到看见苗头就提醒、听见反映就过问、存在问题就处理。加强廉洁风险隐患分析研判,拓宽风险防控覆盖面,坚持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全方位无死角筑牢廉政风险“防火墙”。
(四)进一步强化协同配合。总书记总书记强调,推进科技创新,必须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各地党委科技办要发挥统筹谋划、综合协调职能,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围绕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等,统筹做好推进落实、服务保障、考核督导。各类创新主体要围绕主责主业找准发力点,针对性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成果产业化,及时把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高校、科研院所要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十年磨一剑”的劲头潜心研究,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
同志们,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破浪万里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