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爱卫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县爱卫系统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健康XX”建设主线,以“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健康素养、共建共享品质生活”为目标,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健康促进与教育等重点任务,爱国卫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绣花功夫”抓整治,城乡环境面貌实现新提升
城乡环境卫生是爱国卫生工作的基础支撑。今年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脏、乱、差”顽疾,以“清存量、控增量、提质量”为抓手,推动城乡环境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一是高位推动,压实责任链条。县委、县政府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民生实事”和“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召开全县爱国卫生工作会议3次,印发《XX县2025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方案》《关于建立“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三级责任制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开展“马路办公”,累计深入一线调研督导12次,现场协调解决背街小巷污水管网堵塞、城乡结合部垃圾堆放等问题23个;各乡(镇)同步建立“每日巡查、每周通报、每月考评”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精准施策,攻克卫生难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死角”“垃圾乱堆”问题,我们创新开展“清洁家园·共治共享”专项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环卫工人等2.8万人次,对全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社区)的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田间地头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截至6月底,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200余吨,拆除残垣断壁56处,整治乱搭乱建320平方米,复垦撂荒地18亩。特别在农村地区,我们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为137个自然村配备垃圾桶2.3万个、垃圾转运车15辆,农村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露天焚烧、随意倾倒现象减少65%。
三是创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为避免“运动式”整治反弹,我们在XX镇试点“积分制”管理模式:将环境卫生纳入村民积分考核,清理自家院落、参与公共区域清扫可兑换洗衣液、种子等生活物资;每季度评选“最美庭院”“卫生示范户”,通过红榜(奖励)和黑榜(曝光)公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该模式推行以来,XX镇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比例从30%提升至75%,相关经验被《XX日报》专题报道。此外,我们还依托“数字乡村”平台开发“爱卫随手拍”小程序,群众发现卫生问题可实时上传照片、定位,后台即时派单至责任单位,上半年累计受理群众诉求420件,办结率98%,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此处隐藏3288字,下载后查看---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上半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群众需求和上级要求,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健康意识有待提升;二是病媒生物防制的科技手段应用不足,智能化监测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健康促进工作的覆盖面和深度不够,针对新业态从业者、流动人口等群体的宣传还需加强。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传家宝”。下半年,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厕所革命”提升工程,新增无害化卫生厕所500座;二是强化病媒生物防制科技支撑,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四害”密度动态预警;三是深化健康促进与教育,打造“健康XX”新媒体矩阵,力争年内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0%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用“绣花”功夫雕琢城乡之美,用“实干”担当守护群众健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注入强劲动力!
XX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