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今年以来,特别是第三季度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暗访检查专题片,片中反映出的问题触目惊心,令人警醒。相关负责同志也通报了近期农村环境整治的检查情况,指出的问题客观中肯,我们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清醒认识当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严峻形势

今年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我们创新性地建设并投入使用了“智慧垃圾监管平台”,在推动垃圾分类、清运、处置等环节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的报告,今年第三季度,我市生活垃圾处理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了100%的正常运行率,系统故障响应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这为我们的日常监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我们看到,在新区等地,通过引入智慧监管平台,建筑垃圾的运输轨迹得以实时追踪,违规倾倒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整体管理效率提升了40%以上。这充分证明,科技赋能是提升我们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一招。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像在*区,通过“河长制智慧管理平台”APP的常态化应用,今年以来累计完成巡河近4500次,处置问题400余个,整改率达到100%,河道水体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同志们,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松懈。刚才的暗访片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城乡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了反弹。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责任还没有完全压实,长效机制还有待健全。

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认识上还存在温差。部分同志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一阵风”思想,工作时紧时松,缺乏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意识。认为这是环卫部门一家的事,没有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二是行动上还存在落差。具体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停留在“扫扫地、收收垃圾”的初级阶段,对深层次问题的研究不够,对精细化、智慧化的管理手段运用不足。比如,我们的“智慧垃圾监管平台”虽然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但数据应用深度不够,预警分析能力有待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我们看到,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垃圾分类的智能识别,准确率高达95%以上,而我们的平台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责任上还存在偏差。一些单位和个人责任心不强,推诿扯皮现象依然存在。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引导不到位,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还有待提高。建筑垃圾的源头管控和末端处置依然是我们管理的薄弱环节,偷倒乱倒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因素。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深刻反思,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此处隐藏2855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要压实责任链条。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将任务分解到岗、量化到人,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市环卫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区县、各街道(乡镇)要切实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把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二是要强化督查考核。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一抓到底、限期整改。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要定期通报考核结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市财政要加大投入,保障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平台升级改造、长效管护机制运行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乡环境治理,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要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环卫作业人员,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工作有干劲、有奔头。

同志们,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更大的干劲,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共同把我市建设成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景更美的美丽家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