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能以县政协主席的身份参加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交流,既是一次政治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与同志们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的宝贵经历。近期,按照县委统一安排,我结合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系统重温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总书记著作选读》第四卷,重点研读了《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总书记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并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主题,与政协机关同志开展了6次专题研讨,深入乡镇、村社和企业走访调研12次。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在“原原本本学”中筑牢思想根基,深刻把握“为何学”的政治逻辑

理论学习的“根”在原著,“魂”在原理。我在学习中深切体会到,只有把厚书读薄、薄书读厚,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比如,在研读《总书记著作选读》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时,我反复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GCD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结合近年来我县发生的深刻变化——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推进,从传统农业大县向“农业+文旅”融合发展的转型,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到基层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更加深刻认识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学习过程中,我也注重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今年6月,在牵头起草《县政协关于“推进县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调研报告》时,我反复查阅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2023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要求,发现过去调研中对“科技赋能农业”的分析不够深入,于是专门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召开座谈会,补充了“智慧大棚建设”“农产品溯源系统应用”等具体案例,最终形成的报告中“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议被纳入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清单。这让我更加体会到:理论学习不是“空对空”的思想武装,而是“实打实”的工作指引,只有把理论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具体问题中,才能让思路更清晰、方向更明确、措施更管用。

---此处隐藏2613字,下载后查看---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的威力在于实践。当前,我县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强县工程”的攻坚之年。作为政协主席,我将团结带领全县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的实效,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紧紧围绕县委“打造农业强县、文旅名县、生态大县”的战略目标,聚焦“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重点课题,组织委员开展“大调研、大协商、大监督”活动,年内形成10篇以上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在“为民履职”中践行初心。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委员接待日”“民生议事堂”“网络议政”等平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推动解决“农村养老服务”“城区停车难”“城乡教育均衡”等民生问题,切实把政协的“履职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账单”。

三是在“自身建设”中锤炼本领。以“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为目标,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委员讲堂”“业务培训”“外出学习”,不断提升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同时,加强政协机关作风建设,大力弘扬“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政协干部队伍。

同志们,理论学习的道路没有终点,实践探索的征程永不停歇。作为政协工作者,我们将始终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深化理论学习,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职尽责,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推动工作,为加快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